(新山1日综合讯)垃圾分类措施开跑首日,在全国各地的固体废料机构派出执法人员展开执法行动时,在南、北马地区,虽然民众普遍肯定该措施对环保带来的成效,但大部分受访民众坦言对于措施一知半解,甚至对于如何分类及什么物品是属于可循环物品等,依然感到混淆。
居住在麻坡马斯丽雅花园已5年的金吉清,今早因把分类的垃圾以及厨余垃圾都放入垃圾桶内,遭麻坡、礼让区固体废料管理机构分部的执法人员,发出违例通知。
她受访时透露,她最近已开始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只是不知道应该把可回收的垃圾放在垃圾桶外。
金吉清与来自该机构高级执法官员尼占交流后,才得悉今天是推行垃圾分类措施的日子。
根据政府当局规定,可再循环垃圾为纸张、金属制品、玻璃与塑料。倘若在置放厨余的垃圾桶中发现5件以上可再循环垃圾会被视为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将受到警告或罚款的对付。
居住在新山柏林花园一带的Casa Amira围篱社区的张龙锭(商人)受询时坦言,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女佣可能会疏忽而没有执行垃圾分类,最终导致被开罚单。
指当局教育不足
“毕竟我经常不在家,有时候会外出公干数天,所以与太太都会经常提醒和教导女佣。”
此外,在马六甲,许多受访的民众对垃圾分类措施今日落实毫不知情,甚至指当局缺乏宣传,无法把讯息有效传达给民众。
商人林锦业(43岁)受访时指出,本身对垃圾分类毫不知情,平时也不见当局的任何宣传或教导如何分类的活动。
商人周哲锋(39岁)则认为,垃圾分类在长远的角度来说,能减少垃圾量及环保,但是民众仍然需要时间来“消化”。
周哲锋透露,一些企业要设置分类垃圾桶时,才被告知需要花费2000令吉来购买有关的垃圾桶,现今经济不景气,因此希望政府能够资助民众或企业来购买分类垃圾桶,以让整个垃圾分类运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认为,有关当局的宣传及教育工作尚不足够,应该逐个住宅区去进行教导,因为许多民众所获得的资讯尚不足够,对垃圾分类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