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3日讯)新山癌症互助协会主席郑芯谊指出,新山癌症互助协会一年前成立至今共协助12名病友,通过集合癌症康复者和自愿人士的经验,让病友们在抗癌过程中得到扶持与支援。
她指出,该协会所协助的病友一些已经康复,一些则已离世,不过,该协会旨在为癌症病友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心理和精神上的鼓励及支持,从而推广防癌教育,让公众对健康饮食及癌症相关知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郑芯谊是在出席由新山癌症互助协会主办的“阿哥哥慈善之夜”,接受记者访问时,发表上述谈话。其他出席嘉宾包括该协会顾问朱观南博士。
她本身在2012年患上卵巢癌,患病期间,发现我国缺乏癌症关怀资讯,于是便兴起成立协会的念头,并于2013年开始著手筹备。
她在晚宴致词时表示,目前协会的固定义工不超过20名,主要帮忙癌症病友,给予讯息交流及家访,同时也会定期开放插花班、健康讲座和安排一些聚会,传达正面讯息,若有需要,义工也会到医院探访这些病患。
郑芯谊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病友加入组织,以过来人的方式和其他病患做交流。
她进一步指出,协会计划在今年出版抗癌刊物,并将刊物置放在公共场所让公众阅览,让公众更了解癌症。
分享抗癌心路历程
另外,慈善晚宴也安排数名康复者在场分享他们的抗癌心路历程,从而鼓励病友勇于面对病痛的挑战。
其中一名在2012年被诊断出罹患淋巴癌的陈秀玲(43岁,家庭主妇)表示,在患癌前后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态度上都有很大的转变。
“以前情绪容易波动,但患病期间,开始学习控制情绪,避免让自己生气,也经常做运动,抱持心境开朗。”
2008年被诊断出患霍金淋巴癌的张婉琦(35岁,语言中心导师)在接受记者访问时,纠正大众对政府医院的负面看法。
她指出,被诊断患癌后,一开始是在私人医院接受治疗,后来转入政府医院,发现政府医院的设备并不逊色,而她最终也成功康复。
“患癌间中我曾复发多次,也进行多次化疗与电疗,直到干细胞移植后,身体健康才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