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无限好,在人生充满朝气及活力的阶段,总会让人想奋发向上,努力追求梦想,抬起胸膛拼命往前走。但是,有人却因面对挫折,一时想不开,选择在人生的“黄金时期”走上绝路。
较早前,雪州加影一名17岁中学生,因不堪认识半年、不曾见面的“网络女友”提出分手,穿上红衣裤从组屋11楼跃下,结束年轻的生命。另一个个案,就读国际学校的20岁女生,疑不堪课业压力,同样选择跳楼自杀。
旭阳教育集团总校长林保如表示,随著时代的改变,现代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感受,甚至想尽办法满足他们,反而弄巧反拙,让孩子成为温室小花,心灵脆弱,以致难以招架生活上的种种挑战和情绪管理,最终选择以逃避来解决问题。
“另一类父母,则是为了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会选择以打骂等激进方式对待孩子,这同样会影响孩子情绪。”
他提醒为人父母者,应该用平稳的心态教导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是正面的教育方式。
他说,年轻人在面对困难时,希望尽快看到回酬,否则就会觉得人生无意义,觉得面对的痛苦都无人能了解。
这种情况下,林保如劝勉父母应多问候及关心孩子,培养他们成为“中道”之人,不要有极端的想法。
来电寻求心灵辅导
“年轻人本身应多参与正面的活动,减少出入夜间场所蹉跎青春岁月。”
他说,家庭及学校应多灌输正面观念,通过沟通让有自杀倾向的人能转念。
另一方面,新山心灵扶助协会会长孙健帏指出,透过拨打热线向辅导义工倾诉的求助者,近年来确实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以21岁至40岁者居多。
“今年9月的分析数据显示,来电求助者所面对的问题中,以人际关系(家人、伴侣或朋友)占大多数,接下来是性向、职场、学业、疾病及不能适应环境问题等。当中,男性求助热线的来电者又比女性多。”
他表示,该会的义工都有受过训练,服务是以聆听治疗的方法及交谈,以从中启发求助者的智慧,让他们跳出问题框框。
当中的观察也发现,华裔一般上会较主动寻求协助,其次为印裔及巫裔。
怕异样眼光 不愿承认患精神病
社会普遍认为,自杀是一种社会禁忌,也是一个丑闻,若身边亲属自杀,通常会顾及“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不愿意以“自杀”作为亲人报死的原因。
孙健帏指出,通过报章知道有些人解决不了问题时会选择自杀,但自杀前承认患有压抑症的人却很少,所以在一些亚洲国家,由于当事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实际人数可能要高于实际数据。
他说,一般的精神疾病,通过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可以收到非常好的疗效。
“此外,应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如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不会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这对于预防青年人的自杀是极为不利的。”
他表示,一般上辅导热线接获的个案,了解到许多人在轻生前都有情绪波动迹象,只是大众缺乏这方面的醒觉,忽略给予对方关怀。
“为了唤醒大众人士对自杀的醒性,新山心灵扶助协会积极举办自杀醒觉讲座会及为面对问题者提供倾听辅导,也希望能减少社会自杀问题。”
生命碰到死角 但愿亲人扶一把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29岁青年表示,他曾因认为自己一无所有,加上生活总是处处碰壁,一度萌起自杀的念头。
“当时感到彷徨无助,种种波折令人沮丧,想以安眠药结束生命,因放不下父母,才打消自杀念头。”
他透露,本身是从事承包建筑工程,每月收入是依据接到的工程计算,因此收入不稳定,有时候接到一些重大工程会非常忙碌,缺乏时间好好关心家人。近年来,身边的一名至亲因病痛不想连累家人而选择自杀,让他觉得是自己不关心他才让悲剧产生,重重打击令他再萌寻死的念头。
“希望好好珍惜生命不要有寻死的念头,这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反而让身边爱你的人更加痛苦,多关心身边的人才能避免悲剧产生。”
死亡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萌生寻死念头,就多往外走走,扩大视野才能了解到身边有更多更痛苦的人,在努力挣扎求存。”
一名不愿具名的25岁女生说,本身没有寻死念头,但身边的朋友会找她倾诉,他们多数为家庭不和谐及面对钱财周转不顺而产生自杀念头,虽自杀未逐,但他们会选择割脉自残,以求身体上的痛楚掩盖心理的痛。
这名甫在国外大专毕业的女生表示,外国与本地文化大不同,外国文化较开放,相较国内文化保守,曾经听闻身边有同性恋倾向的朋友,因遭家人反对及生活上的压力,在不想背叛自己及不想伤害别人的想法下,选择走向绝路。“面对问题时,可寻求可信任的人倾诉或协助,能让情绪低落的人有活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