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政府如今在国会推动修宪案,以寻求将投票年龄降低至18岁。赋予18岁公民投票权是世界的民主“潮流”,大马应该说是走在潮流的末端,因为在21世纪有些国家已经开始探讨将投票年龄降至16岁。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投票年龄是18岁,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纷纷把投票年龄下降至18岁,这还包括一些非洲国家,而大马邻国如泰国、菲律宾和印尼也是如此。
当然,就像每一次改变必会引起探讨和争论,在这个课题上最多的声音是:18岁的青年是否有足够成熟去做出投票判断,对政治的看法是否成熟,这样的疑问就像是站在成人的高度去审视一个小孩够不够资格。
实际上,成年人对于政治的理解也未必成熟,也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投票选择,否则也不会出现被小恩小惠影响投票意向的事件,因此年龄并非决定性因素。大马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可以考取驾驶执照、结婚生子、签署合同,一个18岁的青少年也不尽然足够成熟去结婚生子。
现时只有21岁以上公民可以投票,在一些影响青少年的政策上,比如国家高等教育基金贷款,对步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很大一部分人,无法用选票来反映看法,因此这更多的是关乎公民权益。
普遍认为现在的青少年患有政治冷感症,当政府赋予更多青少年投票权,随著时间推移,他们也会关心朝野所提出的政策与国家发展,激发对公共事务进行思考,产生更深厚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如果说担忧青年选民成熟度问题,随著投票年纪降低,教育体系可以做出相应配合,中学阶段就引入公民教育课,教导学生民主机制、选举、国会、政治等的正确运作和知识,而非局限于传统课程。
当投票年龄降低至18岁,政治人物多了一个争抢票源的版图,青少年群体面临的问题和诉求也会比之前更受重视,而大马政党如何与青少年接触,吸引这个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群体,也会是十分有趣的场景和考验,我们是否也可期待政坛涌现出年轻有为的新脸孔,从选民到候选人形成新生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