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甲23日讯)年轻美女黄诗琪自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毕业返国后,在霹雳冷甲家乡积极投入富挑战性、相对艰辛的稻米种植业,但种稻的每一个过程,于她而言却是一项享受。
她于2015年9月负笈台湾屏东科技大学,修读植物医学系,经过4年寒窗苦读,2019年6月毕业。
学成荣归,她不惧种稻的艰辛,根据所学习的相关理论,以及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法耕作实践,检视成效,藉以提高种稻能力。
初时,冷甲、水闸及马来甘榜周边的稻农们,看到年轻女孩不惧烈日曝晒、汗流浃背,纷纷瞠目结舌,很惊讶一名大学毕业女生,为何投身水稻种植。
然而,这几年来,和蔼可亲的黄诗琪始终积极向上、满腔热忱,令同业印象深刻。
黄诗琪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在大学选修植物医学系,主因是对植物的生理与栽种感兴趣,反而,她来自种稻世家的影响只占部份因素。
她说,植物医学系涉猎各种植物所会感染的病虫害种类、染病虫害周期,以及所需养分等,当中,她主要研究对象为稻米。
“在大学,除了在实验室操作,也会到屏东的稻田实习,毕业后,则将在大学所学运用在实际种植,验证所学的知识与技术。”
毕业返国4年半以来,黄诗琪已在家乡冷甲种植了七八造稻米。首造种植的6亩稻田大唱丰收,产量创22.3吨高纪录,远高于当地一般上6英亩稻田平均产量17至18吨,给予她很大的鼓舞。
她在接下来种植的稻米的产量上下不一,分析是受天气和病虫害所影响。
“一开始栽种很兴奋,虽然懂得理论,但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不知会遇到什么挑战,于是在过程中慢慢吸收经验,现在已掌握实际操作要诀,惟仍需自我鞭策。”
黄诗琪坦言:“种稻米肯定会有辛苦,但需克服辛苦,最主要需认真,专心做好每一个过程,而事实上,从播种、幼苗照顾至收成,于我而言,每一个过程都是一种享受。”
她强调,专心致志才能深入了解稻米在每个阶段的生长特征、问题及所需的养分,并待收成后再根据成果作探讨与改进。
提及未来的目标与计划,她表示之前专注在MR297品种,未来计划尝试栽种新品种、认识新品种,面对新的挑战,感觉稻田其实“很好玩”。
“我已知道MR297在什么阶段会有什么虫害,需要多少的养分,如果这个方程式运用在另一个品种却未必适合。”
父亲让我放手去种
黄诗琪告知,父母对她投身种稻持开放和支持态度,让她真正放手在种稻行业展拳脚。
其实,她的父亲黄温铭和母亲都是经验丰富的稻农,长期耕种的稻田面积超过80英亩,同时,经营与农业关连的农药肥料店。
鉴于她的学术背景,与父母、兄长都从事水稻种植,因此,她不忘探索如何降低水稻种植成本,以确保家族的水稻种植能取得一定的盈利。
尽管在大学主要研究稻米,黄诗琪仍虚心地向周边其他稻农求教,对她而言,正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直言需向长辈学习。
她补充,课堂上读的知识是“死的”,例如书本上说稻米栽种后40天会出现某方面的病虫害等问题,但栽种时因受不同地区的环境影响,实况与理论会有差异,所以,老稻农的经验值得借鉴。
同时,她也乐意与周边区的稻农交流分享自己在大学所掌握的知识,冀通过互相交流,提高稻米产量。
对症下药防治病虫害
水稻栽种后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病虫害,黄诗琪则在实践中寻求对症下药,防治各阶段的病虫害,让水稻健康茁壮成长。
她说,在大马,每年首造的开花期在四五月,这时天气偏旱偶下雨,一般产量不错,只是虫害问题较严重,下半年的次造种植因雨水多,加强了稻谷吸收养分能力,但结穗率比较差。
“稻米栽种初期比较不受天气的影响,可是,当开始抽穗及开花时期,如果频密下雨,环境潮湿,会影响花穗的交配,结穗变差。”
她说,稻田从播种期至收成期都会面对老鼠偷食稻谷,咬断一根根水稻植株,所以,鼠害是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
她补充,播种20天内会有金蜗牛入侵破坏稻田,播种20天过后开始会有卷叶虫、铁甲虫、负泥虫啃咬稻叶,影响生长与产量。
“水稻后期常遭受水稻白叶枯病的感染,这种疾病危害水稻植株的叶子和叶鞘,偶尔会传染至穗部,所以,需根据不同时期与病虫害,采取最适合的防治方案。”
黄诗琪在大学时读到农用黄色黏纸的作用,这种黏纸可以捕捉害虫,减少稻田虫群,但是,她运用的出发点不是减少害虫量,而是侦测、辨识害虫种类与数量多寡,以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