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13日讯)不说不知,在我国许多华族先贤的坟墓旁,皆设有下巴蓄著大胡须的友族司阍石雕。
这些以旁遮普人为主的司阍石雕,都会安置在墓前左右的立柱处,手持枪械,威风凛凛,其中原因正是我国早年的“孟加拉军团”成员在退役后,多数都投身于司阍。
其忠心、有纪律及可信赖的形象,深烙在华族先贤的心坎,所以我国不少华的族坟墓在20世纪初,皆会设有旁遮普人的司阍石雕,以在青山中充当守卫,默默伴随及守护著先人。
然而,此风气在20世纪中叶过后,随著旁遮普人当司阍的形象已嬗变,所以华族新坟也不再流行塑立友族的石雕,令年轻一代不再有印象。
担任华裔富商保镳
随著今年清明节即将来临,准备踏青扫墓的孝子贤孙们不妨在来去匆匆的行程中,放慢脚步细心观察一些较具规模的老墓,也许将有所发现,从中发掘及缅怀史迹。
中国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王琛发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英殖民政府在19世纪中叶在印度,并派遣到新马服务的军团,一般华族先贤都称之为“孟加拉军团”(Bengal Regiment)。
他指该军团是印度多元族群组成的军团,并以旁遮普人,或俗称的“孟加里人”为主,特色是成员都缠头巾,该军团也给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具体反映在华族的祠堂、庙宇和坟地的石雕。
他分析,华人认为“孟加拉军团”骁勇善战、忠于职守及守纪律,因此当军团成员退役后,华裔名门望族、富商,特别喜爱雇用他们当保镳或守门司阍。
“华人也认为,他们享有退休金,经济无忧,不会监守自盗,可信赖,而且他们教育水平高,通晓英文及闽南语。”
希望往生后获保护
此外,他分享,对当年的上层社会而言,能够聘请退休孟加拉军团成员当司阍更是项荣誉,甚至希望往生后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获得他们的保护。
“因此,开始有的人在丧礼焚烧孟加拉军团纸糊人物,还在坟墓塑石雕,也以旁遮普司阍的形象为设计基础。”
王琛发也是马来西亚私营墓园商会会长,他坦言,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我国确实很流行在坟墓塑造孟加拉军团的司阍石雕,新加坡的坟墓及庙宇也有很多与孟加拉军团相关的遗迹。
尽管如此,他指在20世纪初过后,孟加拉军团逐渐被库卡军团取代,许多孟加拉军团的第二及第三代人也不再当兵,反而加入了专业领域,如医生、律师、法官、军官或警官阶级。
“这是一个转捩点,医生、律师退休后不会来当司阍,以致20世纪中叶就只剩一些老士兵当司阍或保镳;逐渐地,华人也淡化了对旁遮普人当守卫或司阍的印象,坟墓开始也很少再立他们当司阍的石雕。”
观察石雕胡须以分辨种族
中国闽南师范大学“闽江学者”讲座教授王琛发授招,只要观察石雕的胡须,即可分辨坟墓司阍雕像的种族。
他受访时表示,虽然孟加拉军团以旁遮普人为主,但也有其他的印度族群,所以不是所有的石雕都是旁遮普人。
“坟墓两旁的两尊石雕,有时两尊都是旁遮普人,较写实的还雕出打结的下巴大胡须,而旁遮普人胡须打结的作用,是因为要在作战使用火器时,不受骚扰,或烧到自己胡须。”
他指有些坟墓左右的其中一尊石雕,下巴没蓄大胡须,即没按照锡克教义规定蓄须,那就是其他印度族群的石雕。
他笑言,孝子贤孙在扫墓时,若有发现相关人物的石雕,不妨细心观察其胡子的设计,以破解石雕种族身份。
多见于富裕福建人坟墓
我国著名文史工作者李永球表示,早年会在坟墓前筑建司阍石雕的人士,以福建人为主,尤其是家庭经济较宽裕的人士,所以相关的坟墓也比较具规模。
他指一般坟墓的石雕装饰,计有石狮、石莲、圆球、印斗、金童玉女及和尚佛像等等,而以旁遮普人为主的石雕,则于清末民初才出现。
据他在太平坟场进行的田野调查,发现总数有7对孟加拉军团的旁遮普,其中6对在太平都拜福建公冢,另一对则在广东义山。
造型各异栩栩如生
他告知,这些司阍石雕,多数为精湛的民初石雕艺术,造型生动,把人物形象及性格刻划得栩栩如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石雕大多数身高约2尺半,1尺多的只占少数,面部表情十足,缠各种不同的头巾,手持枪械或刀器,多数为站立型,也有跑步型,有的突出表现强健威猛的气质,有的展现温顺形态。”
李永球认为,旁遮普人石雕及石狮有异曲同工之妙,均具有镇煞作用,为坟墓增添庄严的感觉。
此外,他告知,本身也在太平的闽帮寺庙,即凤山寺大殿的庙角处,发现左右两边各有一具穿著警服的旁遮普人塑像,抬著庙角,而旁遮普人司阍守卫及庄严建筑物,反映的是一种崇拜民俗文化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