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17日讯)国内的吃鲎风气有逐渐上升趋势,在旅游区更被列为异国情调食物,加上面对填海、捕捞等威胁,导致国内的鲎数量正急速减少中。
生态研究学者关杰耀博士指出,鲎的数量大规模下降,在日本已经很少地区可以发现鲎的踪影,台湾和香港的鲎量同样稀少,很多越南的三棘鲎,被转运至中国供食用,如果再不保护这类海洋生物,从北至南,鲎数量将大量减少。
国人吃鲎风气上升
关杰耀周四晚应邀在太平十八丁社区图书馆主讲“‘鲎’会有期--活化石鲎的科学研究与保护”讲座后,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根据渔民的观察,大马的鲎数量也在减少中,因此大马有必要展开鲎的保育及保护工作。
他说,大马有吃鲎的风气,而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不仅一些渔民有食鲎习惯,近年一些旅游区如槟城,鲎也成为游客享用的异国风情食物,如今东马也有人吃鲎。
此外,在大马,鲎也面对填海、捕捞及缺乏保护意识3大威胁,在捕获时随手将鲎丢于岸上脱水死亡。
“填海活动破坏育幼场,大马未有工厂提炼鲎试剂,惟却有人将鲎运送到外国抽血,或抽血送至外国的活动。”
来自大马的关杰耀目前在中国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任教,也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鲎专家组委员(IUCN),积极于鲎的研究和保育工作。
他说,鲎有经济价值,在1870年至1960年作为肥料及牲畜饲料,1980年至今作为美洲鳗及香螺的诱饵,加上鲎的血液可制作成快速和准确检测细菌的检测剂,即鲎试剂。此外,也有人将鲎当著奇异美食,使鲎的数量逐年锐减。
目前,全世界仅剩4种类的鲎,即美洲鲎、南方鲎、圆尾鲎、三棘鲎或称中国鲎,在西马则有2种鲎,即南方鲎、圆尾鲎,东马则有3种,计南方鲎、圆尾鲎及三棘鲎。
他续说,大马人较多食用的是南方鲎,这是体积较大的鲎类,圆尾鲎则有中毒的风险。
他补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三棘鲎列为“濒危”物种,南方鲎种群在全世界范围也大量下降,也因为鲎的数量下降,不鼓励吃鲎。
建议护鲎纳入教学课程
生态研究学者关杰耀博士表示,大马人对鲎的认识程度不高,建议学校课程纳入保护鲎的内容,以提升公众对鲎的保护意识。
他对《东方日报》说,相比下,马来族较华族会更为认识鲎,同时,城市居民更没有机会看鲎,很多人不知鲎为何方“怪物”。
“反观香港,电视台和媒体都比较多介绍这些生物,民众比较认识鲎,知道这类物种需被保育;在美国,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懂得鲎。”
他表示,我国现有的保护动物项目聚焦马来貘或老虎,但未有人提起保护海洋动物,因此,他建议教育部在小学至大学的课程,适当篇幅纳入保护鲎的内容,以提升国人保护鲎意识。
他也希望渔夫捕获鲎时,勿随手将之弃于岸上,而是释放回海里。
【资料档】
鲎(hou 第四声)是一种属于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的海生节肢动物,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有硬质甲壳,有4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
虽然鲎可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后用尾剑和最后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著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