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11日讯)从寻找闻人老街中认识怡保!一群年轻人自发性挖掘地方上以人为名的老街相关资料,并计划2年后结集成书,好让每个怡保人得以重新发现、了解及铭记怡保闻人老街的背后故事。
怡保历史爱好者俱乐部负责人胡华彬接受《东方日报》时指出,早前有感于很多年轻人不再了解怡保老街的由来,使他认为真的有必要以中文书写,重新记载怡保的历史。
他举例前身为纪念英殖民参政休罗而命名的休罗街(Hugh Low Street ),今已易名为苏丹依斯干达路,目前已有不少人不再晓得其历史。
“或许有人认为这些历史已不再重要,但对我而言,如果再不记载,当这些历史真的消失,则等同于是大家亲自将历史给埋葬。”
于是,他将想法及概念告诉身边的数名年轻朋友,即刻引起共鸣,众人更在去年7月,著手向社团注册局注册怡保历史爱好者俱乐部。
同时,顺理成章以“寻找霸罗之闻人老街”,作为该俱乐部首个工作项目,沿著锁定的老街每周六挨家沿户搜寻各类资料包括旧相片、文件等,为使命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然而,基于范畴广泛,加上初次尝试,因此大家锁定以有人名的街道为目标,并先从怡保市区一带的几条要道,如休罗街、胡子春街、国民街等开始,并会在街访期间,再商讨增减研究街道的需要性。
值得一书是是该组织成员全非闲人,彼此都有工作在身,其中活跃的成员包括回流怡保发展的景观建筑师、药剂营业代表、自由撰稿人、网络店家等,当中最大的43岁,最小则是23岁,但彼此都愿意为留住怡保的历史尽点绵力。
此外,胡华彬坦言,其实有关路名的由来,除了网上,公共图书馆亦有相关书籍,惟大多数以外文书写,以中文撰写的少之又少,这是激发成员想要出版这么一本书的动力。
“因此街访对象不分男女老少,无论是业主、商家、店员甚至老街坊,只要大家愿意分享对老街的历史、印象等故事就行。”
经过约一年的努力,目前已完成街访的老街有胡子春街、休罗街、姚德胜街、火车头直街(今为拿督马哈拉惹利拉路)、拿督沙葛路及国民街,待完成的则有安德申路、林谋盛路、邦里玛路及辛尼华沙甘路。
同时,胡华彬也分享道,采集资料过程中确实面对许多挑战,有者大方分享、有者无礼对待、有者认定他们带有议程,有者讥讽他们浪费时间,惟这一切都不会不打击他们的信念与初衷,反而激发他们要更锲而不舍的完成任务。
道地人不了解地方历史
怡保历史爱好者俱乐部负责人之一饶可韵表示,当一名为人师表的年轻人向她坦承不知休罗街的存在后,就让她陷入思考,最终认定这一代人务必要留住怡保历史的迫切性。
今年29岁,从事网络店家的她受访时说,在参与街访过程中发现,很多人虽曾听闻休罗街,但对这条为纪念英殖民参政休罗而命名街道的背后故事,一片空白。
“特别是很多街道遭政府更换路名,陆续以马来文取代。可以想象以后还有谁会记得及思考怡保地方历史这一区块。”
实地采访过程中,她分享曾被人当过售货员,也曾受到冷讽热嘲,但都一笑置之,因认为自己更可以从每一个过程中,深入了解政策对老街人文、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而每一次的结束,感觉是又上了一堂宝贵的课。
“有时候,受访者反过来还会对我们这群从头到尾绕著怡保历史‘问长问短’的年轻人充满好奇。”
她也坦言,并非所有成员都能在每周六抽空参与街访,但一般上两人即可成行,如果当天有4到5位成员出席就算是很高的出席率了。
此外,她希望计划中的书,要做到图书文茂,到时还附加由爱好速写的成员操刀完成的速写作品,只求让人一目了然,也算给怡保人尽了点心意。
从“兵如节”获得启发
投入收集怡保历史的工作前,怡保历史爱好者俱乐部负责人胡华彬坦言,本身是在2年前,因参与主办社区活动“兵如节”的过程中获得启发。
目前担任霹州行政议员李存孝政治助理的他说,李存孝之前在选区发起上述活动,鼓励兵如港人了解村史,而他就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很多人轻人不太了解社区历史,包括社会对社区人文、历史带来的变动。
因此,他把同样的概念,带到了“寻找霸罗之闻人老街”,期待在完成寻访老街后,能够将相关工作延伸到其他对象,如老建筑等。
说到怡保历史,胡华彬与饶可韵也特别提及一名维护怡保历史的老洋人依恩安德申。
胡华彬向本报透露,他们在“寻找霸罗”的过程中,有缘接触及随大马籍太太定居怡保的依恩,后者对怡保的历史了如指掌,反令怡保人汗颜。
针对此,饶可韵认为,怡保人应了解怡保历史,这是最基本的,就何况一个洋人,也因为依恩的坚持,间接地鼓励了成员不放弃初衷,坚持至今,并期待看到新书的诞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