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8日讯)来自雪兰莪蒲种的小六生萧顺洋,今早正式穿上校服到大直弄益华小学上课,相信因初到陌生环境,加上是一个人上课,心情显得有些低落。
萧顺洋原本就读吉隆坡蒲种益智华小,在校有同学相伴,回返“喜乐之家”社会关怀中心时,同样也有近龄朋友,而且,有时间还可上网,生活比较有乐趣。
如今,12岁的他肩负著传承华教薪火的重大使命,在该校二年级学生温胜俊的家人将为胜俊转校之际,被安排前来这座孤岛的华小就读。
据知,温胜俊不愿意到益华上课,也是因为没有同伴的关系。
萧顺洋是于昨日联同母亲郑美翠,在“喜乐之家”社会关怀中心北马区义务协调员萧先生和义工林伟杰的陪同下,前来拉律马登暨司南马县教育局办理转校手续。
顺洋的母亲周二为顺洋办理转校手续后就回返吉隆坡,由萧先生和林伟杰带往大直弄,暂寄大直弄一间原本是图书馆的临时宿舍。萧先生于周三中午离岛,接下来就由林伟杰看顾顺洋。
林伟杰受询时坦言,顺洋第一天上课,感觉有些闷,尤其现在情况与外面的世界隔离,过去还有机会上网,现在没有得上网。
建议中心孩子转校
他也说,顺洋初临大直弄,还不适应这里的天气,因为怕热,所以喝水次数也增加。
不过,顺洋一个人上课的孤独情况,在今年内可能改变,据萧先生说,他将向该社会关怀中心的负责人邓师母建议,将该中心照顾的50多名孩子,全部都转校至益华小学。
他说,该中心将购置岛上一间双层楼的屋子,并将加以维修,今年内陆续安排孩子前来就读。
“我将向邓师母建议,将所有的孩子都转校来益华小学就读,希望每个班级都有学生,然后,假期时,学生就全部回吉隆坡的中心,体验城乡生活。”
他补充,大直弄海岛空气清新,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是求学的乐园,在吉隆坡上学,清晨5时就要起身准备,马路会塞车,但在益华小学就读,清晨7时起身,都来得及上学。
办妥转校手续 温胜俊开心“相约在新江”
温胜俊的外婆林碧英于周三办妥胜俊的转校手续,并将在周四(9日)前往槟城新江华小,为胜俊办理入学手续。
她透露,胜俊已与在新江华小就读的朋友“相约在新江”。
她说,周二(7日)携带胜俊前往新江华小,向校方询问学校的马来文名称和地址,以便前来太平办理胜俊的转校手续,而胜俊也已在新江小学,与一班过去在幼儿园就读的同学会面,大家都十分高兴,约好在新江见面,胜俊还说“我要回来了”。
林碧英周三中午前来太平,通过益华小学校长许金凤的协助,向县教育局办理转校手续,并于下午办妥手续,在回槟城前接受本报访问时,发表谈话。
她说,胜俊以前就读槟城发林住家后部不远处的一所幼儿园,在幼儿园结识的朋友,很多都前往新江小学就读一年级,而胜俊虽已在新江报名就读,但过后则转校至益华小学。
“虽然胜俊过去一年独自一人上课,但这次回新江小学就读将不会成问题,因为他在新江有很多幼儿园的朋友,大家都等著他回来。”
她说,明早将前往新江华小办理入校手续,和领新的校徽,办好手续后就可以入读。
岛民欣慰不必关校
另一方面,萧顺洋转校至益华小学就读,大直弄海岛民热烈欢迎和欣慰该校有学生延续该华小薪火。
岛民罗亨利(69岁)受访时告知,他小时候在益华小学求学,五年级未毕业就因家境贫穷而辍学,并出海捕鱼谋生,22岁离岛到班台捕鱼,半年前回返家乡。
他说,岛民越来越少,包括他的3名女儿都已离岛到外面谋生,若是益华小学因没有学生而关闭,会加剧人口流失!
“我对大直弄和益华小学有一份的感情,希望益华每年都有学生就读,不会关闭。”
海产收购商林建发(63岁)说,虽然他居住在淡不落,但每日都驾驶渔船往返大直弄和直弄收购海产,数十年来经常让学校老师搭顺风船。
他说,和老师们打交道数十年,也对该华小产生了感情,希望该华小继续保留,他也乐意继续载送为莘莘学子而前来海岛服务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