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2日讯)已故显赫人物梁燊南为怡保贡献良多,新街场更有一条以其命名的道路纪念功绩,为让更多人了解这名不平凡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供游客对怡保历史了解更深,梁燊南的后裔正在策划开设怡保文物馆,让大家寻找历史!
霹雳嘉应会馆赠产人已故梁燊南内孙梁安强医生向《东方日报》表示,为落实计划,梁氏家族2个月前在怡保梁燊南毗邻的克力街(苏丹阿都加里尔路),购下门牌15号中间店面的双层单位,供辟设文物馆之用。
他说,该排商店为当年祖父所兴建,而他(安强)更在该排商店最尾端的店面诞生与成长,所以选在此地,对梁家上下意义重大。
“我没有见过祖父,但通过父亲梁耀源口述祖父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都让我与兄弟姐妹以身为梁燊南的后裔,引以为傲。”
他说,来自中国广东,1898年移民并在英属马来亚落籍的祖父秉性谦卑及辛勤工作,最后成为霹州一名发迹的大矿家,然而他更富而兼善天下,后来也成一名活跃的社会领袖与大慈善家。
中国革命分子
他续说,其祖父与中国革命家已故孙中山有相同的政治意愿,是一名中国革命分子,在中日战争时期,为抗敌的强硬分子。
“祖父发迹后,没能私心地本著‘取之社会,用诸社会’情怀,协助不幸的一群。记录显示,他在马来亚的30年期间,捐献给慈善、教育、体育及社团的款项不少过50万元(当时的货币),较后在中日战争间,他给予中国赈灾基金的捐款尤为大宗。”
梁安强说,祖父另一贡献是促成怡保江沙路的华人大会堂(现为育才国民型中学校址)的兴建,因为当时所有重要的集会都在面向火车站的怡保市会堂(现为市政厅礼堂)举行,祖父因此连同其他华人领袖号召兴建更大的建筑,终让大会堂在1939年建成。
他说,由于祖父的故事实在太多,因此让家族决定通过设立文物馆,对外展示祖父梁燊南的生平事迹。
他指出,概念中的文物馆将分成4个部分,包括祖父当年从中国南来、如何谋生、日治时期,以及后期革命党的事迹。目前文物馆已在装修中,预料花3个月时间筹备,届时将免费开放供人参观。
另外,梁安强表示,除了祖父及父亲的人物志以外,馆内也备有怡保历史的简介,让游客一目了然。
让弱势群体经营咖啡厅
积极推动社会企业责任的梁安强医生表示,一旦完成装修,楼上空间将全面充做文物馆用途,至于楼下则会打造成为交由弱势群体经营的咖啡厅或手工艺店。
他指一来可通过打造怡保文物馆吸引更多人浏览以外,二来也可助协助弱势群体自力更生,活出精彩人生,何乐而不为。
再说,梁安强认为,届时也将聘请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当导览员,介绍馆内的点滴,也助学生通过兼职减少父母养育负担。
无论如何,他指现阶段主要是等文物馆完成装修,接下来才朝目标迈进。
或赴中国及台湾收集文史
梁安强医生指出,祖父当年的文物早在日侵年代荡然无存,惟在经过多年努力下,欣慰总算找到一些文献及珍贵照片,而且也陆续被他上载著到维基百科供浏览。
因此,为了充裕资料,他不排除或会到中国及台湾走一趟,竭尽其能展开收集文史,为此吁请任何人若手上拥有更多有关其祖父及怡保历史的资料者,随时可联络他(05-2556302),希望在大家配合下,或许能提前开放文物馆也说不定。
梁安强是怡保一名胸肺内科顾问专科医生,他多年来努力搜索有关祖父的资料,并在2010年于祖父逝世70周年纪念,出版了《梁燊南传》的第一本丛书,当时的售书收益均纳入其父亲已故梁耀源教育信托基金,做为支援教育计划用途。
资料档:关注公益事业
梁燊南,1880年出生于梅县大竹堡(今属程江镇),3岁时,随其父梁钦福到英属槟榔屿上学。因天资聪颖,成绩优良,时受父亲嘉奖。14岁时,父亲因疾去世,由母亲管夫人携带兄弟三人返乡,不幸在汕头途中母患急症而终。梁燊南率幼弟扶灵柩归里殉葬后,承担抚养幼弟二人。
梁燊南18岁时再次南下,到今口的怡保给人当矿工。经过10年锻炼,1909年他另起炉灶,独自经营矿业,后又增加经营橡胶业。在事业取得成功后,梁燊南对地方上的公益事业多有捐赠,至1912年累计达600万元之多。
梁燊南也是中国革命事业拥护者,更全力支持国民党在马来亚的所有活动。他后来于1940年1月19日在波德申的别墅去世,遗体由专程火车运返怡保停柩11天,终年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