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边18日讯)务边最早成立的华人社团──务边霭楼公馆,自19世纪中叶成立以来,已经历逾百年岁月,如今却因为经费不足和会员青黄不接的问题,以致目前的会所年久失修,变相成危楼,处境令人惋惜不已。
务边霭楼公馆理事会前文书彭西康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早在19世纪中期时,大量华人先贤从中国南来务边谋生,并于1884年成立务边霭楼公馆,迄今已超过130年,惟如今却因为经费不足及缺乏年轻会员加入,会所已年久失修,从“霭楼”变成“危楼”,十分可惜。
“务边霭楼公馆会所的建筑物已有百年历史,双层的屋身全由木板建设而成,十分有历史价值,但在约3年前,隔壁倒塌的旧店屋波及会所,加上年久失修,会所遭到白蚁侵袭,不但屋顶、墙身及地板严重损毁,柱子也断裂,使到会所变成危楼。”
经费不足难重建
他说,为了避免公馆仅有的文物受到破坏,理事已将之搬到务边古庙的办事处收放;另外,他们也坚持保留公馆的社团注册,希望未来有朝一日,公馆可以恢复昔日的活跃。
他表示,以公馆会所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恢复原貌,唯一的办法是重建,但碍于经费短缺及多年来没有年轻会员加入,如今仅剩的会员,平均年龄皆已超过65岁,令众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如此,公馆每年元旦还是会保持会员聚餐活动、每隔2年举行一次会员大会,同时也不忘对务边地区的慈善和教育工作出一份力,如捐助老人院和资助学校活动。”
务边霭楼公馆理事会查账钟木荣说,除了经费不足,会员青黄不接的问题是另一个导致公馆逐渐没落的主要因素。
他也表示,如今接管公馆的理事多为第三代传人,平均年龄不下65岁,当中最年迈的已有85岁高龄,因此极需年轻一代的加入。
他补充,虽然目前的理事会成员都希望将公馆恢复以往的兴盛,但却显得有心无力,十分无奈,惟有把期望投在年轻一辈的身上,再借由他们的魄力和创意,重新带动公馆的发展。
务边最早华人社团
彭西康指出,务边霭楼公馆为务边最早创立的华人社团,历史悠久,起初创立公馆的宗旨除了是协助南来的华工寻找工作及调解纠纷,也是矿工进行消遣活动的地方;此外,公馆亦是商贾会聚的场所,因此也被称之为侨商俱乐部。
“当年,务边霭楼公馆可谓是华人的最高机构,南来谋生的各籍贯华人先贤都可以加入,鼎盛时期,公馆的会员不少于100人。”
他表示,务边霭楼公馆不但于1906年成立“文明书报社”,后来也兴办教育,设立私塾学堂,让下一代有机会接受教育。
“原本的会所位于现今务边文明华小的所在地,直至先贤于1906年,向英殖民政府申请地契,较后转让予务边古庙,再由古庙转让予文明华小,公馆才转迁至目前的务边高街门牌98号店屋,而旧的会所则在60年代左右完全拆除。”
他提到,在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旧有会所拆除后,很多有关霭楼的历史资料和文物皆被摧毁或遗失,继而加剧后人考究公馆历史工作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