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8日讯)一名30岁华裔妇女基于不满在夜市购买蛋糕时,在蛋糕档口打工的15岁少女,给错不同口味蛋糕且对她脸色不悦,因而在个人面子书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帖文,斥责对方存心欺骗,并要求对方公开道歉,此事过去数天在面子书上议论纷纷。
然而,整个事件也令人反思,一件小事如何演变成轩然大波,这背后的社会现象又反映著什么?
对此,道德重整生命关怀工作者兼AKASHA学习型社群执行长林润崧,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认为,一件事情的发生并没有对错,只是在于当事者对事情的看法及态度,而影响其决定。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什么样的成长背景促成这件事情的态度?”
事情起因是本月2日晚上,帖文妇女在北海斗母宫夜市,以6令吉向该名少女购买香兰叶口味的蛋糕时,对方错拿混合口味的蛋糕给她,要求更换时,对方的脸色不悦。
妇女事后在帖文中指对方有心欺骗,并要求对方公开道歉,此举在面子书上掀起广泛讨论,妇女与少女双方的帖文,在面子书上被疯狂转载。
面子书上阵阵讨伐声,多为对准妇女,她甚至被取“六块姐”称号,至于网友则倾向于维护少女。不过,随著少女向妇女道歉,妇女也在接受对方道歉,表示不再追求后,风波告一段落。
林润崧认为,该名妇女因为少女的脸色不悦,而相信是勾起了她过往相似的不愉快经历,这个经历也让她产生反弹行为,这就是生命的镜映现象。
他解释,所谓镜映现象,是指曾经在一个人生命中所发生的事件,若没有妥善及完整处理,往后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对方将持续会有相同的反应出现。
他说,妇女在事发后因个人不满,而在面子书发泄,相信其动机是希望获别人认同,但她却不知觉陷入“受害者”的角色。
网络判官没帮助
他认为,至于少女虽已向妇女道歉,但由于双方所有对话被截图上载至面子书,以致她也陷入成为受害者角色。
“两名受害者互相攻击,互相成为加害者,而看热闹的网民在行使判官权,以拯救者姿势介入,不仅对整个事件没帮助,反而转移视线,钻牛角尖与找碴。”
他认为,现今社会追求快速,一切事情都要快,让很多事情都无法慢下来,就连解决问题也不能等。
他以妇女限定少女必须在其指定的限时内,选择是否公开道歉为例,佐证其上述说法。
“这恶性循环一再推进我们的社会要快,生命要快,生活形态要快,如果没高速大道后,相信很多人活不了,这是一个无法否定的社会现象。”
犯错不分大人小孩 自我正视问题才能成长
此外,林润崧认为,每个人的确都有说话及表达的自由,但这个自由需要有责任,如果没有承担的能力,那就是放肆的言论。
他说,大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小孩都是错的,这是导致整个社会生活品格下降的趋势。
他说,社会的进步是每个人的责任,心灵及生命的成长需要追求,惟只有当事人在发现问题、承认问题后,他们才能从学习中成长,否则没人有能够帮助他们。
询及社会是否存有先入为主、未审先判的趋势,他认为整个国家都是如此,社会都在酝酿著这股有样学样、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氛围。
“每人都在扮演判官决定对错,只是凭什么看别人的都是错,就是只有自己对呢?”
没蓄意诈骗 警方不会受理
针对帖文妇女声称要报案一事,执业律师宋彩凌说,此案将不被警方受理,因为所发生的事情无法构成刑事成份。
“反之,该名30岁妇女在网络上以语言攻击、恐吓少女或许无法获得奖学金升学之类的,虽无法构成毁谤罪,但却有恐吓的成份。”
她认为,妇女与少女之间的风波,并不存有欺诈的成份,因为少女已道歉及换蛋糕,而她也无法从蛋糕中谋利,甚至谋取更多金钱,所以无法构成蓄意诈骗。
“相信是蛋糕没有标签而取错,如果有标签,标签内容及蛋糕内容并不同,这或许有欺诈成分。”
拟法防网络霸凌
另外,她说,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有对付网络霸凌的法令,这是值得关注或需要探讨的事,包括未来是否需要在现有的刑事法典内修订条文。
无论如何,她说,即使我国有意设立网络管制条例,肯定会遭到许多人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