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3日讯)十八丁渔民欢迎政府允许25吨以下的B型渔船,可在5海里作业的新措施,惟渔民冀望政府放宽或免除所附带的条件,以免增加渔民的负担。
政府自去年重新划分半岛西海岸4个州,即槟城、吉打、雪兰莪及霹雳的捕鱼区,其中一项措施是规定B型渔船,必须在8海里作业。
该措施落实一年后,政府于今年重新修改条例,放宽捕渔区的限制,从今年7月1日起,25吨以下的B型渔船,附带条件允许在5海里作业,25吨以上的B型渔船,维持在8海里作业。
根据了解,十八丁有300馀艘B型渔船,约300艘是25吨以下的捕虾B型渔船,只有约20艘的25吨以上渔船。
十八丁渔民合作社会长马良才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渔业局未正式向渔民发布已经修改B型渔船作业区的讯息,渔民也只是听说而已,也不是很确定。
他指出,渔民的渔船执照之前盖章的是8海里,若允许5海里作业,盼当局安排时间为渔民重新盖章,清楚注明5海里,以免产生混淆,也让渔民安心。
他估计,新规定将令约300艘小B型捕虾渔船受惠。不过,他期望政府能进一步放宽条件,因一些条件对在浅海5公里作业的渔民不实用。
装新系统花费大
马良才举例,装自动识别系统或渔船监控系统的用意在于安全考量,但渔民有对讲机互通消息,这已足够,不必再花约4000令吉装新系统而增加负担。
“25吨以下的渔船,船身损坏改造时,应该允许造回25吨以下船只,不应强制25吨以上。”
他还表示,渔网装“天窗”的目的在于让小海龟落入渔网时有逃生的机会,可是,小海龟只有在12海里处才有,5海里没必要装。
另外,渔民王鸿得促请当局,无条件允许25吨以下的小B型渔船,在5海里以上作业,方便渔民和节省开销。
“在8海里作业,每趟柴油钱约260令吉,在5海里作业可省约60令吉。同时,渔民每趟来回可节省2个小时,且5海里的虾源较集中和多,海产收获肯定更丰富。”
25吨以下B型船 作业需符7条件
拉律马登暨司南马渔业局副局长莫哈末阿斯曼证实,新措施已在7月1日生效,25吨以下的B型渔船,在符合7项条件下,允许从海岸线算起的5海里以上海域(B区)作业。
他受访时说,25吨以上渔船则维持在8海里以上(B1区)作业,不论是25吨以下或以上的渔船,两者都必须船主亲自出海。
“25公吨以下B型渔船在5海里作业的7项条件,包括可采用副舵公、全部船员必须都是本地渔夫、装自动识别系统或渔船监控系统、网具必须装上天窗(MAED)、船舱顶部需写上船只注册号码、申请改造新船,新船必须超过25吨,以及不可采用外劳渔夫。”
他解说,至于25吨以上的渔船,则要遵守4项条件,即可采用副舵公、允许采用80%外劳、须装自动识别系统或渔船监控系统,及船舱顶部需写上船只注册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