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讯)2年多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也给社会发展、生活习惯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与思维,但危机也是转机,这场疫情也带来了另一种趋势,那就是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年轻人回流家乡与电子商务开始走进乡区。
其中,城市规划师赖俊玮点出,政府向来鼓励各地的乡区小农发展自家特色农产品、食品加工业等,但基于青年向来较向往城市生活,因此乡区小农产品的做法往往十年如一日,缺乏有志青年研发或注入新元素。
他对《东方日报》指出,在爆发疫情之后,如今有了一种新的趋势,首先是大家看到了粮食供应链的重要性,其次是离乡背井的青年在疫情期间回流家乡或小镇,并协助从事农业或粮食业的父辈、家族开发电商领域,使到不少小农产品以新的包装登上电商平台,开拓出了新商机。
为此,赖俊玮称,在电商走入乡区后,乡区的网络覆盖率、物流运输等基建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涉及到跨部门与机构的协商与合作。
他提到,“乡区”顾名思义就是远离城市的村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乡区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因此赖以为生的工具自然也不一样,各村出产不同的农产品、粮食或渔类,而进军电商平台自然可以扩大生意渠道,因此有必建立更多统筹统办的枢纽或物流综合站。
他补充,建设这类的物流综合站,可覆盖四周的乡区来网罗各村子出产的蔬果、海鲜、特色产品或加工食品,再以最快的时间送往各大超市或大城市去零售。
他引述《国家发展计划》(RFN)的报告称,我国的国土分有一半为森林保留地,另一半是农业发展及城市化用途,而这一半当中有30-50%保留给乡区农牧、橡胶等,其馀的10-20%则为城市建设发展用途。
赖俊玮指出,根据人口普查,马来西亚的城市化发展相当快,目前的城市人口约为75%,因此预测到了2030年,城市居民达到80%。
他说,尽管城市化发展得快,但也无法忽略乡区现代化的发展,因乡区有其独特及贡献良多的一面,特别对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农牧及渔业等等。
他补充,中央政府以《国家乡村硬体发展策划政策》作为乡区发展大蓝图,有一套详实的发展政策,包括发展方向与土地规划用途。
另一方面,看守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在出席由乡村发展部举办的“百乐乡区企业家迷你嘉年华”中,大谈政府发展乡区的愿景,并指从2023年财政预算案的拨款,就可见“大马一家”政府一直致力发展乡区,同时也没有忽略乡区人民的需求。
2023年财案对乡区的拨款,包括:拨款25.5亿令吉提升乡区基本建设、翻新与新建屋子拨款从3.61亿令吉提高至4.6亿令吉、拨款4.72亿令吉提升电力供应项目、拨款3.81亿令吉提升水供与替代水供工程项目、拨款1.23亿令吉在乡村道路装置6800个新路灯。
另外,2023年财案给予乡区弱势群体的直接援助,则包括了社会福利局(JKM)持续援助45万户人家、为2019年粮食贫困线收入群体提供40令吉电费补贴、拨出总额7.34亿令吉为低收入者(B40)及大马一家援助金(BKM)者群体购社险、为渔民提供为期12个月的每月300令吉生活补贴、为(陆路)渔民提供为期12个月的每月250令吉生活补贴,以及拨款5万令吉给予土著信托基金大马家庭(ASB40)计划。
在2023年财案中,也特别为小贩、微型与中小型企业推出各类拨款与奖掖。当中,包括:国家储蓄银行(BSN)为微型贷款提供总额为9.5亿令吉可用基金、大马一家小贩计划获3.5亿令吉发展基金,其中1.5亿令吉提供给土著商贩、在大学生企业家计划(PUSh)下,为1000名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总额200万令吉资金、在原住民企业家发展计划,为550名原住民提供商务设备与创业培训、印裔社区企业家融资计划(SPUMI)获2500万令吉基金、注入1亿令吉基金于大马印裔社会转型单位(MITRA)来协助印裔企业家的发展计划、为土著议程领导单位(TERAJU)注入1.35亿令吉基金支持融资机制、为国家企业家公司(PUNB)提供2亿令吉基金、为国家储蓄银行的女性活力计划(Skim Semarak-Nita BSN)、人民信托局(Mara)女性专属基金及人民银行(Bank Rakyat)的女商务计划投入2.35亿令吉基金以助力女企业投身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