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9日讯)大马目前用来监控新冠疫情的数据存在一些限制,医学专家建议政府公布更多详细的细粒度数据,以帮助做出有效的抗疫决定。
儿科资深顾问阿玛星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许瑞庆发文告说,有意义的数据具有3个特征,透明、细粒度和实时。
他们说,选择最有意义和最合适的指标来监测疫情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严重程度,哪些地方需要额外资源以及何时可以进一步放宽标准作业程序。
他们指出,当卫生服务超出负荷时,每天按设施划分的新冠临床类别和死亡人数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增加数据透明度。
“我们非常感谢 新冠疫苗特工队(CITF) 和卫生部在‘github.com’上提供的数据。它有助于了解疫情,许多聪明的大马人从该数据集中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分析。”
他们了解发布实时数据的困难,并且国内数据透明度方面有所改进。
“但是,我们仍然无法访问粒度数据。如果没有详细数据,我们就无法了解地区或州属的需求,无法理解风险概况,难以在区域内监测疫情,并且可能无法响应当地的卫生服务需求。”
他们说,我国需要粒度数据来回答公众提出的许多问题,例如:我所在的地区或州的测试是否足够?我所在的地区或州的卫生服务是否能很好地应对?哪些医院最需要我们的帮助?谁最有可能患上重病?患有 Delta 变种病毒的年轻人和儿童患重病的风险是多少?接种疫苗在预防严重疾病方面的效果如何;以及许多其他问题。
他们建议,其他5个有用的监控疫情数据的标准,同时需要更多人手去帮助收集这些数据。
第一,每日按地点划分的病情严重程度,从中可以知道哪间医院、隔离中心、居家隔离、地区和州属有多少重症和轻症患者,那么民间组织也可以从中帮忙。
第二,病情严重程度,该数据需包含各种粒度变数,比如性别、种族、年龄、地区、病史、详细的疫苗接种史,以回答疫苗的有效性和其他风险问题。
第三,详细的筛检数量,包括各州和区的筛检数据以及密切接触者追踪数据,这有助于理解筛检是否足够,找出多少确诊者,以及找出密切接触者的速度。
第四,包含粒度变数的疫苗接种数据,比如包括比如性别、种族、年龄、病史和所在地区,这样有助于找出不愿接种疫苗、忘记接种和需要接种的群体。
第五,附带死亡数据,监测其他非新冠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为他们可能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这个数据可以重新平衡国内医疗服务。
他们也列出,目前用于监控疫情数据的缺点;我国目前4个主要监测疫情的标准是新增确诊者病例、住院人数、加护病床使用率和死亡病例。
第一,新增确诊病例的数据限制在于完全依赖筛检数量,如果筛检数量低,但是筛检确诊率高,这证明筛检数量不足,以及还有更多确诊者还未发现。
第二,住院人数的的数据限制在于,不包含急诊室、隔离中心和在家等待进院的人数。
第三,加护病床使用率数据限制在于,没有包括其他在急诊室或普通病房接受插管治疗的病人,以及在家或隔离中心需要使用氧气辅助的病人。
第四,死亡病例的数据限制在于,卫生部只是追踪确诊后第1至14天内死亡的病例,确诊第15天以后的死亡病患,并不算在死亡病例数据中;此外也希望所有在家中不明原因去世的人都需要经过新冠筛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