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3日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丹斯里戴良业指出,塑造未来的数码城市的关键挑战,是与健康、社会和环境相关的课题。
他指出,城市必须从整体的角度来重新设计,尤其在疫情后,应该优先考虑能有效应对灾害、气候变化和可能发生的流行病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发展项目。
“大多数的城市目前都将资源集中在新冠肺炎的即时响应上,尽管这是至关重要的,但还是要关注这些行动如何与未来目标一致。”
“我们需要抓住这个机会,将数码化计划融入城市中的设计、开发、运营和维护。”
戴良业说,创建一个智慧城市,意味著创建一个更具弹性:适应性和智能化的城市,而这需要安全及稳定的通信基础设施。
他今日在中总和安邦智库联办的“后新冠肺炎时代的数码化城市发展”线上座谈会致开幕词时如是说。
他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对公共卫生和经济领域的重大挑战之馀,也带来了重新思考数码技术在人民生活中的角色。
“在疫情时代,数码化在转变城市活动和从实体转向数码化方面,展现了非常大的潜力,而这推动了我们向智慧城市迈进。”
他补充,这包括了利用新兴科技如网路、人工智能、学习机器和大数据,使到城市更宜居、具有工作性和可持续性。
“很明显,疫情所带来的数码创新速度,带来了企业转型,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类型的例子,从外卖应用程序和虚拟会议,只有实体店却无法实行电子商务的零售商已经都抛在后头。”
他说,疫情带来的最大变化是远程工作,且此趋势很有可能会继续下去,成为新常态。
而这项转变所带来的好处,包括将业务数码化后带来新的竞争优势、吸引无法亲自到办公室的新型人才,连环境如空气质量因交通量的减少而改善,进而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
此外,疫情成为加速了电子商务市场的驱动力,消费者在此期间接受了线上市场。
他认为,实体店与线上市场的结合能提供消费者无缝接轨的客户体验,因为业务可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营,而不再局限于只能运营数小时的实体店。
“企业和商家必须要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因为线上市场是一种以奖励客户为中心的策略,能对客户的需求快速反应,其挑战在于如何协助中小型企业适应这种新的经营方式。”
他指出,疫情也暴露了仅依赖医院提供护理的问题,如很多国家无法提供足够的病床予新冠肺炎患者,以及因担心诊所和医院安全性而被迫延迟就医的其他病患。
他以美国为例,当地推行了家庭护理为替代方案,以及多样化的医疗保健方式,光是2020年上半年就有54亿美金投资流入了数码医疗保健公司。
“随著科技发展,医疗保健可以通过穿戴设备和连结设备所提供的实时数据,及时干预及挽救生命,这可能是我们抵御疫情的下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