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日讯)政治评论员潘永强博士则表示,希盟执政后教育部成立的统考特委会,所安排的人选不恰当,对于承认统考的评估报告,特委会主席邱武英更像是一个交不出作业的孩子,拖拖拉拉。
他说,邱武英没有教育界的背景,而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同时也是历史学家邱家金的儿子,其他两个成员则是代表不同的非政府组织。
他表示,若在希盟任期内,特委会能够处理得好,扮演针对独中和统考全盘研究的角色,是一项重要的专业审核。
潘永强参与由大同韩新学院、斯里史丹福学院与《东方日报》联合主办的在线专题讲座“承认统考,迷失的最后一里路”时,如是指出。
他说,这是统考开办的45年以来,首次有体制内的委员会处理统考议题,针对统考进行评估和审核,但,这个特委会的人选与方向,都有不足之处。
他也直言,特委会也并非完全就独中课程与考试进行全面评估为方向,仍朝向政治,民族和语言方向搜集意见,因此有点可惜。
“若这个委员会由一些对中学教育,中等教育有经验和权威的人士,或者国内外专家提出方方面面的建议,对整体而言有正面的发展。
潘永强说,在承认统考道路上,有两种管道可以进行,那就是政治与专业管道。
他举例,留学台湾的学历是透过两国大学之间的互相承认,或者得到大马学术单位的认可,而承认留学中国的学历,是在中国经济崛起和国力强大时期同步发生,因此,留学中国的学历在友善气氛下相互承认。
“统考的承认在过去以来,无论是在朝在野或者民间的力量,都是倾向政治施压。悲情的力量,在一些有利的政治环境,通过政治管道,会比透过专业管道快。”
他表示,在2013年的全国大选之前,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政府接近承认统考,纳吉当时也接见了时任董总主席叶新田。
他说,当时的政府提出有条件承认统考,包括接受大马教育文凭(SPM)马来语优等,不过,华团与董总当时不是很乐意接受有条件支持。
“政治气候转变,就变成容易妖魔化的议题。希盟政府上台之后,这个问题变得尖锐,也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潘永强说,巫统在败选后出现失落与挫败的气氛,重新整顿后逐渐延伸“行动党控制的政府”的路线。
他说,希盟当时有利多元平等的议题,例如《国际消除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公约》(ICERD)、《罗马公约》和统考,让政府被标榜成为行动党控制的政府。
潘永强说,朝野和民间团体,从专业和学术角度评估独中和统考办学及考试的工作,都做得不足。
他指出,董总有一个说法,那就是独中生都能申请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然而,这个说法有其不专业之处,值得检验有多少世界有名大学,用怎样的方式承认统考。
“新加坡、台湾、中国和香港是直接接受统考文凭,但欧美国家例如美国和英国,是不是直接以统考学历接受独中生入学,仍有不同的变数和条件。”
潘永强说,透过专业评估统考水平这个管道,可以免去统考政治化,提出更加具体的数据说服别人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统考。
他表示,截至目前,本身较少看见针对独中课程与统考作出更全面的专业审核与评估,包括其优秀与杰出之处,得出的结果也能让政府学校进行参考。
他说,在专业角度上做更多的努力,站得住脚,则能排除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