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9日讯)雪兰莪资讯科技与电子商务理事会执行长杨凯斌指出,希盟失败的主因,是执政经验和能力处理得不好。
他说,希盟领袖陷入权力斗争,使得对外沟通降低。
“很多希盟领袖就会怪罪媒体,而媒体在政治议题上是‘嗜血的鲨鱼’。可是,如果你不流血,政治上焦点和嗜血鲨鱼就不会形成。”
杨凯斌在“509大选二周年:马来西亚民主化的经验和前路”线上讲座,发表上述看法。
他说,一般外界观感认为,希盟倒台后似乎处于迷茫状态,不懂如何检讨,把希盟的失败,归纳为3个内忧外患,即:一、马哈迪与安华之间、以及公正党内部的权力分配;二、族群问题,以及三、官僚系统和皇室不安。
“但我觉得,关键性还是执政经验和能力处理不好。”
南方大学学院助理教授潘永强表示,在2年前的5月10日,我国政权交迭时,我国政治就已进入新常态。
他表示,希盟在执政的两年里,面对很多冲击和变化,是在民主转型过程中是必然的。
他认为,虽然巫统下台了,可是所建立的党国体制依然很坚韧,没有消解,而希盟上台执政后也没有谨慎面对党国体制的反扑。
他直言,希盟只是在做政府,没有真正做到全面执政,与具备执政能力有距离。
他补充,希盟没有全新的执政论述,没有建立社会同盟、重组社会力量、推动公务员体系、没有对整个党国体制作出转型与改变。
潘永强表示,民主巩固过程很漫长,希盟在这两年没办法作出很大推动,而一般新型民主政权都是不稳定的。
他说,新型民主政府都是脆弱的,在很多国家都看到,所以希盟在执政两年后垮台,其实没什么值得惊讶。
“这是常态来的,很多新型民主政府都不见得撑很久,所以希盟和关心民主转型的人不一定要失望。”
行动党上议员兼政治教育局主任刘镇东则表示,希盟政府在过去两年,因内部及族群问题拉扯,导致整个政府无法整合。
他说,土团党会长马哈迪和公正党主席安华的权力转移课题,消耗很多时间,导致没有人探讨民主转型,因为没有人想到上届大选其实是民主化的契机。
“马哈迪和安华没想过这是一个契机,因为有4个人想做首相,马哈迪本来不想做首相,但是安华、(前副首相)慕尤丁和(前经济事务部长)阿兹敏想,马哈迪和安华搭配,能避开后两者担任首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