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新山4日讯 )行动管制令升级,民众减少外出购物;贩商改攻线上市场,催生社区外送服务趋势!
在巴生谷一带,如在蕉赖、文良港、甲洞、蒲种和士拉央等地区,都有不少住家式或地方性的外卖和网购服务崛起;而在柔佛,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商家在面子书贴文推销外送或上门取货等服务,甚至包括那些过去都不曾提供外送服务的商家,也开始加入外送行列。
根据记者观察,行动管制令限制一般民众行走范围只能距离住家10公里后,当地社区业者的外送服务变得十分受落;而商家伺机推出的外送服务,也意外带动“宅经济”。
惟受访商家反映,推出外送服务只是为求生存,是迫于无奈之举,加上竞争激烈,生意额比正常营业还差,如今只求有生意,好过没生意。
摊位设在士拉央地区的多多人烧鸡翅,就此期间推出小区外送服务,其工作人员表示,顾客一般上透过通讯软体,如WhatsApp、面子书等私讯下单,基于讯息量太多,顾客受促拨电订购最佳;运送距离虽不设限,却主要以士拉央、黑风洞、甲洞,和增江等18个临近区域为优先。
她说,外送时间是下午1时至晚间7时,傍晚6时起便不再接单,购买4对烧鸡翅方提供运送,即最低消费为28令吉。他们是在行动管制令期间才落实外送服务,不曾考虑与食物外送平台合作,而是向警方报备申请自行运送许可信。
“一推出外送服务后,生意额好转了不少,保守估计回升近50%;绝大部分订单都来自士拉央地区。”
此外,摊位设在利双广场的南翔小笼包老板王佩强表示,同样原先不提供外送服务,现行动管制阶段就暂停营业,改为自行外送饺子服务,目前仅限吉隆坡地区。
他说,其档口以前主要销售小笼包,惟该美食不适于速冻外送,所以目前的外送服务只有一盒12颗的手做饺子,一颗一令吉,分原味和韭菜两种口味,凡购买3盒以上就免费送到府上。
他表示,因纯手作、不添加防腐剂,许多顾客都给予饺子肯定,回头再加大订单,反应热烈,以致他有些忙乎不过来。如今,每天上午10时至傍晚6时马不停蹄送货,顾客订单仍络绎不绝。
顾客最长可等上两天,皆以订单集中地区多寡决定运送先后顺序,他感激顾客支持,若强力要求,他不排除行管结束后,仍保留外送服务。
本就在家中亲力亲为生产,并外送龙眼豆腐甜品的甜在心创办人郑炜祥则表示,服务原先就无实体店,所以是行管期受冲击最少的受访业者。
他说,这期间仍持续外送龙眼豆腐,运送最低消费为4盒,原味3令吉50仙、焙茶口味则是5令吉;运送距离为20公里以内,5公里内免运费,5公里以上需征收5令吉运费,惟购买10盒以上即可运费全免。
他说,其运送区域以吉隆坡、文良港,和拉曼大学学院附近为主,只限于每日上午10时,至傍晚6时间进行运送,并且需在两天前预订为佳。
开拓新出路
为求生存,冷冻食品食材生产、蔬菜、鸡肉及鸡蛋等行业商贩,纷纷加入外送服务,为自己的生意开拓新出路。
江记是冷冻食品食材生产与批发商,因受到行动管制令影响,该公司也在管制期间提供外送服务给消费者。
该公司业务发展经理江泳嬅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该公司专门供应冷冻食品例如鱼丸等给餐厅,如今不少餐饮业者无法如常营业,生意额下滑40%左右,才决定推出外送服务。
她无奈表示,但若与餐饮业者的订单相比,家庭客户订购量不多,公司的业绩在行动管制期间面对相当大的打击。因此,希望政府能推出援助本地中小型企业的配套。
蔬菜先生(Mr Vege Trading)负责人张建伟则透露,公司除售卖蔬菜,也有在社交媒体售卖各类粉类、水果及鸡蛋等日常食品,提供外送服务。
“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外送给餐馆、店家或市场为主,原本是没有外送到住家,管制令执行前才推出外送服务,主要因为新冠病毒疫情之故,大家都减少到巴刹及超市等人多的地点消费。”
张建伟说,原本的外送服务是今天下单,明天送货,但如今随著军警设置路障,造成送货时间更长,因此只好安排下单两天后才送货。
询及是否有因为管制令让生意额增加,张建伟表示,他发现民众对蔬菜类需求其实蛮大,但住家的订购量还是不如商家。
原本在早市及夜市售卖鸡肉及鸡蛋的陈明兴(39岁),同样受到行动管制令影响,改做宅配服务。
他说,基于政府不允许早市和夜市小贩摆摊,他只好改为提供外送服务。
他坦言,外送服务的顾客群虽然因为在社交媒体宣传而扩大,但基于竞争太激烈,所以生意额时好时坏,并不稳定。
他举例,过去曾有一天接到40至50个订单,但这两天加起来也才不到10个订单。
外送服务十分受落
社区业者外送服务十分受落,可谓包办当地人的一日三餐。
加上地方“招牌”效应,贩商借此帮补家计,而住家式业者则让习惯外食的民众,也能吃上一口住家饭。
位于加影的兴旺发烧味档老板邝荣丰受访时表示,本身已经暂停营业,惟在经济考量以及许多老顾客要求下,如今选择只营业一日,而单日生意额堪比佳节时期。
他说,以往都是在使用卡车摆档,如今则改为在住家接订单,并于周末派送。
“一开始是沿户送上门,不过后来我发现会遇到许多难题。所以后来改去指定地点取货,而顾客无须下车,我直接把货递给他们。”
他透露,平日每天可卖出30至40只烧味,如今单日可卖出近百只。
“基于卫生和安全考量,很多顾客不太接受外送平台。不过如果是社区商家,因为大家都认识,所以会对品质比较有信心。”
另外,加影市议员刘佳达也说,有关举措或可有效让民众减少外出,同时也能帮补一些家庭的收入。其中还能舒缓因疫情冲击,可能带来的治安问题。
“如果可以解决一些人的生计,至少可以减低因经济压力而走向犯罪的风险。当中可以是外送员、商家或是家庭成员。”
惟他也提醒商家和买家交易时需做好防疫措施,并且保持正当的社交距离。
除此之外,记者也在许多地方群组上,看到不少版主,都特别开放版位,让各路商家业者,可以发帖或留言,食物或食材选项以及服务范围。大部分帖子都获得热烈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商家都会鼓励使用网络转账或是电子钱包付款,以减低双方接触机会。
生意量只恢复10%
穷则变、变则通!锅妈台式火锅创办人蔡文祺告诉《东方日报》,该公司目前先从古来一带开始推出外送服务,若行动管制令依旧继续延长,为了生存,不排除其他分店也推行外送服务。
她坦言,尽管已经推出外送服务,但与过去正常营业时相比,生意量顶多只是恢复过去的10%而已。
她解释,这是因为要求外送的顾客一般只会点一至两人份食材,再预订其他餐馆的外卖,不像在店内堂食时,点满份额的火锅套餐。
“我们一般上会接满4份订单才会派员工开公司车去外送,幸好顾客也理解我们节省成本的苦衷,若要预订晚餐时,都会提早在中午时段预订。”
香港街餐饮集团董事张伟杰透露,该集团旗下的慷美峰烧腊鸡饭小厨,早在两年前就与外送平台公司等合作,这占了公司生意量的5%,如今增加至20-30%,服务对象也从过去打工一族改变成家庭客,因很多打工族都只能居家办公。
“管制期间,不要说政府不允许到店内堂食,不少顾客也因为太多路障而不方便出门,冲击餐馆的生意量,一些分店生意量更下滑了将近70%,因此才不得己自己推出外送服务。”
询及目前的外送服务是否有稍微拉回过去餐馆堂食的整体生意量,张伟杰表示说,虽然外送的收入确实比过去增加,但整体而言,还是无法恢复管制令落实前的生意量。
“虽然提供外送服务是出于无奈,但对公司及民众而言也是新的尝试,相信外送也将会是未来的趋势,同时也将改变本地商家业者经营模式。”
行管令打击生意
新冠病毒疫情和行动管制令打击不少商家的生意,提供便当外送服务的业者透露,生意下挫50%以上。
专门提供营养便当盒外送服务的新山便当屋负责人廖小姐透露,行动管制令造成她的生意下滑逾50%以上,主要是因为顾客以打工族居多,或者住家附近邻居或居民,如今现在很多公司都不能营业,生意大受打击。
“如今因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我们现在也不敢送外卖给住家客,只好透过外送平台送餐,但外送平台的成本也不低,增加营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