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讯)全国行动管制令期间如果缺乏系统性的日常活动管理,常规生活的突然改变或将让人产生各种生理及心理压力,心灵专家提醒人民在这段期间避免阅读假新闻,也要学习化解负面情绪。
马来西亚精神协会秘书菲尔道斯医生指出,在居家作业期间,规律的日常活动安排是极为重要的,这让人感觉行动管制的日常生活与平时没有多大变化。
她建议民众在居家隔离期间做好日常作息规划,像平常那样安排好日常上班时间及为自己设立一个固定的工作区域。
“人们尤其是父母,应该计划每天或每周在家中进行一些可对思维带来积极影响的活动。”
她说,家长需要向孩子解释必须呆在家中的原因,虽然孩子可能未必完全明白整个情况,家长也需从媒体获取准确讯息并为孩子讲解一些重要资讯,让孩子不会感到焦虑和担心。
此外,透过各自的宗教活动如祈祷和冥想也是安抚内在焦虑情绪的其中一个管道。
她指出,在行动管制期间,可能会出现的非临床忧郁症常见症状包括难以入眠、悲伤、紧张、忧虑及焦虑。
与此同时,苏丹依德利斯教育大学辅导系主任弗兹亚莫哈末指出,社区积极响应行动管制令和了解本身在管制令期间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家都往负面思考,思维就会变得负面。
“因此,最好以积极方式接受该指令,理解它并牢记这是为了自己、家庭及公众的安全,包括在医院的前线者。”
他也说,人们在这期间还需要不断与导致负面情绪的思想作战。
“举例如果你在这期间出现无聊等负面情绪,你可以换个想法来思考,‘留在家中对挽救生命更为重要’,过后,用活动计划取代负面想法,想想自己现在有时间和机会去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把管制令时期变为一个有趣的时光。”
另一方面,同样拥有辅导及精神健康专业的梅里亚姆博士则促请民众在这段期间避免阅读可以触发焦虑情绪的假新闻。
“避免阅读会令我们生气或忧虑的讯息。消极的想法可能会对已经焦虑的人产生危害。我们需要避免让自己阅读或加入诸如在whatsapp群组流传的种种假消息。”
梅里亚姆建议民众在这段期间在家中与家人共度时光,同时避免谈论政治或其他方面的挑衅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