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霹雳28日讯)全国的骨痛热症病例持续增加,截至今年第30周(7月27日),卫生部共接获7万5414宗投报,比去年同期的4万零62宗,增加了3万5352宗或88.2%。
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表示,除了骨痛热症的病例持续上升,死亡案例也增加了70.3%,即是比去年同期的64宗死亡案例,增加了45宗至109宗。
他强调,骨痛热症病例及死亡案例的剧增趋势,已敲响卫生部对预防骨痛热症的警钟,而他也对此感到非常忧虑。
他今日出席在中霹雳斯里依斯干达举办的2019年全国“社区灭蚊队”(COMBI)大会暨东盟骨痛热症日活动后,召开记者会,如是公布最新的骨痛热症病例。
其他出席者包括霹雳州行政议员西华尼申、卫生部副秘书长拿督莫哈末沙菲克、该部副总监拿督张志强、霹雳州卫生局局长拿督陈丽敏等。
此外,祖基菲里续说,今年东盟骨痛热症日的主题是“杜绝蚊症,由我开始”(Banteras Denggi,bermula dengan saya),并希望通过上述大会,大家集思广益杜绝骨痛热症的传播。
他也透露,国内共有2761支社区灭蚊队,其中的志愿者更多达3万958人,并在各自的社区扮演著杜绝黑斑蚊的推动者,例如举办大扫除、检查及消灭蚊虫滋长的温床。
其实,为控制骨痛热症的传播,卫生部早在2017年3月在雪州8个地点进行沃尔巴克氏黑斑蚊试点计划,而结果显示,试验地点的骨痛热症病例下跌50%至80%。
而于本月初,卫生部也在吉隆坡和雪兰莪州的11个骨痛热症黑区释放以人工方式繁殖沃尔巴克氏(Wolbachia)黑斑蚊,以便抑制骨痛热症的传播。
【资料档】沃尔巴克氏菌抑制蚊症
根据研究,黑斑蚊一旦感染沃尔巴克氏菌,这些蚊子与其后代都会失去传播骨痛热症的能力。
若雄性和雌性的黑斑蚊都带有沃尔巴克氏菌,交配后产下的蚊子,都会携带沃尔巴克菌。
带有沃尔巴克氏菌的雄性黑斑蚊与不带菌的雌性黑斑蚊交配后,所产下的卵将无法孵化;至少带菌的雌蚊与不带菌雄蚊交配,则会产下带有沃尔巴克菌的黑斑蚊。
沃尔巴克氏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寄生微生物,通过宿主的卵来垂直传播,有超过60%的昆虫物种被估计是沃尔巴克氏菌的潜在宿主。
更重要的是,拥有沃尔巴克氏菌的黑斑蚊的叮咬不会为人类、动物和环境带来危害。
虽然沃尔巴克氏菌在自然环境中存在,但为了加强打击蚊症的力度,政府选择采用人工的方式,繁殖及释放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黑斑蚊到自然群种中,来达到抑制蚊症传播的效果。
而大马则是继澳洲后,世界上第二个国家采用沃尔巴克氏黑斑蚊措施,来控制和预防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