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0日讯)首相敦马哈迪在希盟执政一周年之际,提出的“2030共享繁荣愿景”,分析者认为,相比起马哈迪当年所提出的“2020宏愿”,希盟政府更务实的注重共享观念,以及消除贫富悬殊。
诺丁汉大学大马分校经济系主任张永隆指出,“2020年宏愿”的整体方向是把大马建设为高收入国家,由于现行经济放缓,世界银行对于高收入国家的定义之一是人均收入达到1万2000美元。
他指出,在2017年时大马人均收入为9000美元,距离高收入国家还有一段距离,加上2014年令吉开始贬值了至少20-30%,使这个目标难以达成。
缩小贫富悬殊差距
他说,世界银行预测大马要在2024年才能达到高收入国目标,因此希盟政府需要制定新的中长期发展愿景。
张永隆认为,相比“2020年宏愿”,“2030愿景”更为强调各国层面人民能够享有财富,政府目标是想尽可能缩小贫富悬殊,而不再过分强调人均收入问题而是照顾不同阶层的人民。
他表示,这一个愿景的制定背景也与世界各地发展有著关系,美国的人均收入是大马的5倍,台湾则是2.5倍,但是这些地方面对著越来越严重的贫富悬殊问题。
他指出,人均收入的提高,人民依然会觉得生活依然辛苦,因此希盟政府在看到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后,会认为单纯提高人民收入不足以解决问题。
他表示,2030共享繁荣,提出的重组和加强国家商业及工业生态系统;拓展新领域;改革人力资源;改善就业市场及劳工薪资等,都在显示马哈迪政府要增强大马生成能力,把低端技术工作转型至高端技术。
张永隆称,在新愿景中,提出善商业及工业生态系统,说明政府想要减少政策U转造成混淆的问题,因此期望政府未来在执行方面更为具体和明确。
政治评论人陈亚才说,从政治层面来看,首相提出2030共享繁荣愿景,有一箭双雕的意义,第一是向人民发出政府未来想要做什么,稳定民心;第二是以柔性方式寻求人民给予希盟政府更多长久的委托。
希盟还需10年时间
他说,政治人物都会提出一个愿景,告诉人民未来往哪一个方向发展,稳定民心,希盟政府也不例外。
他称,如今马哈迪提出新愿景,则还有深一层意义,即告诉选民,希盟政府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来完成发展大计,等于换个形式寻求人民给予更长时间委托,简单来说就是希望人民让希盟继续执政。
针对2030年共享繁荣提出的7大政策,陈亚才认为还是比较务实,并且能够与国际局势演变接轨,相信政府会加大力度发展工业4.0、人工智能等方向。
陈亚才表示,从根本来说,还是围绕在最基本的治国理念,即国泰民安、没有种族冲突、政治稳定。
能否持续性实行 继承者执行力成关键
首相敦马哈迪最新提出的2030共享繁荣,能不能实现还视继承者或未来的希盟政府能否持续性的实践,否则只会沦为一纸政治文宣。
首相敦马哈迪在第一次出任首相时提出响亮的2020宏愿,纳吉政府时期也有2050年国家转型计划,到了马哈迪最新提出了2030共享繁荣。
分析指,这些愿景基本上是大同小异,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持续性实现,如何来监督落实,执行力成为关键,不然只是对相同目标进行宣传包装。
要希盟全体共识
政治评论人陈亚才称,2030共享繁荣应成为希盟政府的全体共识,而非马哈迪一人的愿景,不会随著人事变动而出现变化。
他称,若只是马哈迪一人的愿景,那么在马哈迪离开之后,愿景对人民就失去了吸引力,希盟政府也未必会延续这一愿景。
他指出,马哈迪在1991年提出2020宏愿,是相当具有前瞻性的,比如说尽管当时网络和通讯还不算普及,马哈迪提出的超级多媒体走廊就已经试图把大马带向信息化社会。
不过,马哈迪之后,超级多媒体走廊就渐渐冷却下来,像很多人应该也忘记了阿都拉时代曾提出的现代伊斯兰(Islam Hadhari)。
因此,陈亚才称,2030共享繁荣要成功实践,关键在于希盟政府能否将之持续性的推行,国家发展方向或宏大愿景才能产生效果。
他举例说,邓小平在70年代就提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概念,但是改革开放带来效果到了90年代才显著体现出来,中国经济开始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