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首相敦马哈迪担心若开放更多中国人移居大马,大马人无法与移居来马的中国人竞争,或将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地方,甚至被迫搬离城市,到郊区或是森林。
他说,若现在让300万名中国人移居大马,他们具备知识,勤奋、聪明、也精于经商,不再是从前来马从事苦力工作的中国人。“我们能够与他们(中国人)竞争吗?”
“我不懂我是否太过悲观主义,但我认为,若我们接受300万名中国人前来我国,我们将会失去立足之地。他们富有可以购买我们的土地,我们可能被迫迁往郊区,甚至森林。”
马哈迪今日在“2018年土著与国家未来大会”(KBN2018)问答环节中,受出席者询及政府向中国打开贸易大门将会带来严重影响下,如何帮助大马企业家与中国竞争的提问时,如此表示。
他提到本身对大开门户让中国人移居到大马担忧,但也强调政府欢迎中国人和其他外国人以投资者的身份前来我国,但并非允许大量中国人来马移居。
他指出,小时候,中国人来马从事苦力和帮佣工作,这些人的后代随后在大马落地生根,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成功。
“扪心自问,当初这些从事低等工作的华人孩子去了哪里?他们现在已经拥有大生意,从原本拥有小店,到现在拥有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商业上难竞争
“为什么土著和大马华人存有有差别?这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认同和接受这些大马华裔,并与他们合作。”
他强调,现阶段,我国人民还无法与中国人竞争,所以移居大马的中国人不能够再增加。
“我们在政治上还算可以,但在商业上,因为我们的某些不足,我们无法与他们竞争。唯有能够与中国人竞争,大马人才不需要担心未来。”
马哈迪也说,这次的土著大会就是要提高土著和其他马来西亚人的竞争力。
他表示,任何外国人来马投资设厂都没问题,惟工厂员工必须是大马人;而不是外国人购买土地打造豪华城市,但是国人连城市的组屋都买不起。
“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弱点,保护我们自己,直到我们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
资料档:华人来马建国贡献大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就与马来群岛已有频密的商业活动与文化交流。
郑和在1403年首次到马六甲后,一些华人因与当地人结婚和定居,而华人也开始在马六甲形成聚落定居。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华人开始与中国关系疏远,在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下,逐渐形成新民族,即娘惹峇峇。
但是华裔大量涌到马来半岛地区,主要还是1856年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中国与英国签署《北京条约》,允许外国商人招聘华人出洋工作。
由于当时英殖民者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开发马来亚半岛,从中国引进大量苦力,成为矿工或割胶工人等。
在1929年,全球经济萧条,华侨妇女开始大量移居马来亚,男女人口比例结构趋向平衡。
二战后,世界进入冷战时代,英属马来亚值马共叛乱时期,中国人移居马来亚的移民潮逐渐减少和停止。
华人对于马来亚独立和建国,都有著血汗及贡献。2000年人口报告显示,大马华裔人口为56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