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日讯)希望联盟执政雪州10周年,迎来第三次“大考”,尽管505大选成绩比308更进一步,斩获的议席从35增加至44席,拿下三分之二多数议席优势;本届大考理应抱著“不进则退”的精神,惟与盟友伊斯兰党断交,重划选区后形成更多巫裔集中区,即使希盟继续执政下一个5年不成问题,但多数议席肯定被削减!
纵观雪州希盟过去10年的表现,层出不穷的惠民政策与透明化执政,是其最亮眼的表现,从首20立方米免费水、豁免特定族群门牌税、可负担房屋、青年结婚津贴、医药卡到妇女援助金,涵盖各阶层需求,不像前朝政府爆出连串丑闻,也让国阵难以找到攻击点,至今不见强力攻击的议题。
无可否认,雪州希盟此前因议席分配和候选人争议,引起部分选民或党员不满,惟在“大局为重”的改朝换代风潮下被逐步稀释;反观国阵,从议席分配到候选人几乎没有太大争议,甚至有点“过分安静”,丝毫看不出夺回雪州的雄心壮志,也让人对雪州国阵的战斗力存疑。
这点体现在国阵的潜在大臣人选名单,最热门的三大人选,包括巫统雪州联委会主席丹斯里诺奥玛、雪州巫统最高理事拿督依莫希占,到首相特别官员依山加里尔都没有攻打州议席,缺乏领军人物的弱势表现,对比阿兹敏阿里的强力领袖角色,双方气势对比明显。
因此伊党的搅局和重划选区劣势,反而是希盟的重大隐忧,伊党领导的和谐阵线在雪州21国49州议席全线开打,除了行动党主攻的华裔集中区,所有混合选区或巫裔集中区都有伊党候选人插旗上阵。
伊党是否具有强大的搅局能力,则考验其脱离希盟后的选票基本盘,尤其是上届好不容易拿下的城郊选区,这一届成绩如何,选民会以手中一票告诉伊党,到底伊党是否获得城市民心。
重划选区的影响,体现在公正党与诚信党主打的混合选区,除了武吉兰樟、国际山庄、加影与万挠,超过三分之二的议席全数变为巫裔选民集中区,而主攻巫统堡垒区如滨海与乌雪的土著团结党,也只能以乡区马来票和巫统决一死战。
马来反风是否全面吹起,并全数倒向希盟,或分裂到希盟与伊党手上,是决定州执政权的关键变数。
阿兹敏稳赢国际山庄
若细究雪州大混战的胜算,4场单挑战役是希盟上届拿到破万张多数票的华裔集中区,胜局笃定;6场五角战里,阿兹敏阿里料可轻松保住国际山庄、拥有81%非巫裔选票的圣淘沙应是公正党古纳拉斯的囊中物。
不过,以巫裔选民为主的邓普勒公园、中路、巴生滨海与哥打哥文宁,将考验希盟、国阵与伊党的巫裔支持率。
14场四角战看似多人混战,惟决定战局者依旧是三大联盟(希盟、国阵及和谐阵线),人民党、社会主义党与独立人士搅局能力较弱,毕竟除了前任国州议员如李映霞、陈春水与玛尼卡华沙甘,或服务多年的社会主义党阿鲁仄万和西华拉占,其他人知名度偏低,第三势力的角色也被伊党抢走,难对大局造成影响。
32场三角战则是三大联盟决定州政权的主要战役,其中9个是巫统的乡区堡垒,和行动党的6个城市堡垒,决定了国阵与希盟的议席下限;剩下的17场战役则是三大联盟能否执政的议席上限,包括适耕庄、新古毛、鹅唛斯帝亚、淡江、班登英达、杜顺大、双溪拉玛、斯里沙登、美丹花园、柏也加拉斯、哥打胡姬、峇都知甲与龙溪等。
10年政绩说服选民
以上届希盟横扫44个议席的表现来看,马来票尤其是城市与城郊区的巫裔选民,都已转向希盟,巫统拿下的12个州议席,除了哥打白沙罗与士毛月,因希盟内讧导致选票分裂,剩下都是郊区堡垒。
因此希盟能否以“消费税、物价高涨与中央政府丑闻”课题攻击国阵,并辅以过去10年政绩说服选民,是其再上一层楼的关键。
关键的是,雪州伊党的基本盘实力有多强?希盟的看法为每州议席平均10%为伊党铁票,视乎各区实力而定。尽管一般认为伊党实力止步东海岸3州,惟过去10年雪州伊党的执政拨款不少,加上党员数量持续增加,若在国阵与希盟平分选票的拉锯战选区,伊党的10%选票就特别重要,可能成为特定选区的“胜负手”,甚至是两大联盟争著拉拢的造王者。
在22个国会议席方面,希盟目前手握16个,牢控城市与城郊地区的国会议席、伊党仅剩乌鲁冷岳、国阵的5个则集中在滨海与乌雪区,若“改朝换代”的呼声真的吹进马来郊区,且未分裂至伊党手上,希盟有机会拿下更多议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