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3日讯)随著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概念开始行进,我国各行业前景包括农业领域发展看俏,果农盼政府能看重这一波黄金商机,尽速批准开放更多水果种类出口至中国,让国内果农搭上“一带一路”列车。
虽然我国因盛产多样热带水果而被誉为“水果王国”,但目前只有山竹、红毛丹、龙眼、荔枝、木瓜、西瓜及椰子7种水果,能出口至中国,就连我国盛产的“果王”榴梿,也只能以冷冻形式出口,令大马果农在开拓庞大的中国市场上颇受限制。
马来西亚果农总会会长韩学习受访时指出,这项马中贸易规定在大马果农总会于11年前成立时就已存在,该会向政府反映这一问题也已有一段时日,惟一直不获相关单位关注。
“虽然本会在多年前就已向政府表达心声,这几年来也多次争取让榴梿、黄梨及菠萝蜜等水果出口至中国,但农业部却屡屡以‘申请中’为由拒绝开放,至今没有下文,令所有业者感到费解及郁闷。”
他说,目前中国对我国的榴梿、黄梨、菠萝蜜及火龙果等都很感兴趣,但碍于马中贸易方面的限制,目前出口至中国的水果重类尚不多,其中较热门的出口水果包括红毛丹及木瓜,为此他鼓励果农多种植这些水果,外销至中国。
“我国的猫山王冷冻榴梿,虽然品质比泰国来得好,也广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但因冷冻加工所需成本高,令消费群有限;反观泰国榴梿,却能直接进口至中国,使中国榴梿市场普遍以泰国榴梿为主。”
无人栽种反能出口
另一方面,他也透露,在上述7种出口中国水果中,虽然龙眼及荔枝在我国基本上无人栽种,但却被列入出口名单中,令人费解。
然而,他表示,这是一项政府对政府(G2G)的决策,总会也仅能从旁扮演沟通及协调角色,协助国内业者将意见下情上达,望马中政府双方能尽快解决这项问题,以惠利双边贸易。
他也希望,政府能聆听及正视果农心声,以帮助国内果农寻得出路,勿让果农继续成为国内农业界的“孤儿”。
厘清进出口限制 果农冀与政府对话
峇株巴辖3日讯 柔州果农公会会长陈志强透露,我国水果除了在出口中国有所限制之外,目前许多水果也因种种限制无法出口至印尼及泰国等国家,两方形同“不平等贸易”。
他说,泰国、印尼及越南等国家都能自由将水果出口到我国,但我国却不能将水果贩卖给这些国家,该会至今也不了解其中原因。
他解释,去年因木瓜过剩,一些果农欲将木瓜贩售至泰国却不获批准,才发现这个问题,该会几个月前也已致函农业部,希望能获得当局的解释。
他表示,目前该会还不清楚我国还有与哪个国家有这项限制协定,现在该会也正积极收集相关资料,以厘清事件并冀望能与政府就此事对话。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水果的最大外销国仍是新加坡,也有部分水果会出口至杜拜,但水果价格及外销地点,都会随著国际行情而定,并不固定。”
他认为,我国水果最能吸引中国之处,不仅在于种类多样化,同时也是因为大马水果在农药喷洒控管得宜,因此水果少有农药残留问题,更为健康。
无法拓展销路 经营格局受限
国内果农纷纷反映,虽然本地水果广受外国商家欢迎,但如今果农却因限制政策无法拓展销路,不敢大量种植导致经营格局受限。
从事水果进出口的佳新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罗进益坦言,各界如今虽然鼓励年轻人务农,但他认为,若政府在不开拓更大市场前提下,又鼓励新一代加入种植水果,对国内果农而言不是好事。
“这是因为我国水果市场并不大,此举反而会造成水果市场饱和,出现产品因无法消耗而过剩,这对果农整体发展实则不利。”
因此,他希望政府在鼓励国人务农的同时,也应努力开拓外国市场,为我国水果种植行业谋求广大出路。
“Mr.Banana”董事经理谭智明则指出,本地水果要在外国寻得买家并非难事,但目前因政府政策问题,让国内果农面临“有生意却无法做”的窘境,只能小规模经营,大大限制了本地水果发展的格局。
他说,如今果农为解决水果产量过剩问题,正尝试另辟新径,积极发展下游工业,包括引进相关技术,计划将水果制造成各种加工食品后,再销出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