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罗奕莹
(吉隆坡5日讯)“折腾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拿到律师学位,为什么你不要当律师?”、“念了医科不去当医生,不是很浪费吗?”
在职场上求职,专业背景是否重要,念了某一个科系,是否必须为了“履行毕业生的责任”而在相关领域谋职?
根据大马Jobstreet于2015至2016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中,高达43%的社会新鲜人认为,目前的工作对自己而言,其实属于“学非所用”。
“学非所用”究竟是不是一种浪费教育资源的表现?
拉曼大学副校长尤芳达教授指出,随著科技时代的来临,人们必须开始跳脱“学以致用”的框框,提升至“学而多用”,才能符合现代社会日益严重的竞争现象,让“学非所用”不再是颓丧的代名词!
综合所学运筹帷幄
就像许多网络的流行用语一样,“学非所用”已经一点一滴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你知道吗?音乐教父罗大佑其实是名医生。”这是尤芳达在接受《东方日报》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他说,“学非所用”已成为新时代的一种趋势,由古至今,经历了数次的工业革命,从石器时代到智能时代,如今世界需要的是知识员工、“跨领域”的人才。
“现在社会转变这么快,你4年前进入大学校园所修读的热门科系,毕业之后热潮或许已经冷却,因此‘跨领域’真的很重要。”
他说,对某个领域了如指掌、知识渊博已经不再是求职的首要条件。
“现在只要上网按按几个键,轻轻松松就能找到你想要的资料,没有人需要你像百科全书一样什么知识都懂,最重要的是综合你所学过的东西,掌握时代的需求,这样一来便能在各个领域运筹帷幄。”
也是教育部爱心学校计划顾问的尤芳达指出,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中,除了课程纲要以外,老师也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礼义廉耻、真善美的价值观等,因为“育人”与“育才”同样重要。
“学校一直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灌输他们品格上终身学习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应付‘学非所用’的大趋势。”
他引述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教育部门总监安德里亚斯(AndreasSchleicher)说道,在一个世纪以前,老师们所教导的知识兴许足够一名学生在一生中使用,但如今,学校必须为一些“尚未被研发或发掘”的工作领域做准备,甚至必须教导学生应对未来将会产生的各种问题。
“就像现在的无人车、纳米科技等等,以前根本没有人预见它的存在。”
因此,“学非所用”一点也不奇怪。
掌握软技能行行出状元
大马Jobstreet区域经理祝郁盈表示,“学非所用”或中途转职的现象在我国其实非常普遍。其中,就以政治学、历史、物理、人文科系等的毕业生占“学非所用”比例的大多数。
“比较专业的科系,像是工业测量、护理系、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则会到相关的领域就业。”
对拉曼大学副校长尤芳达教授来说,学非所用压根不是个事儿。“我其实是念电机工程系的,现在不也当了教授?”
尤芳达接受访问时表示,人生的不同阶段会因需求而转变。“有研究显示,你念的科系、文凭只在一开始求职的时候才显得重要,随著时日增长,你的经验、你对工作的热忱、态度等,才是企业界成功的关键。”
他说,一个人在毕业后只会用到你在学府中所学习20%至30%的知识。
他指出,行行出状元,因此人们必须掌握好“软技能”,“学非所用”才不会成为遗憾。“你看,鸡年都到来了,危‘机’怎能不是转‘机’呢?”
勇于追梦 勿自我设限
法律系荣誉学士“大变身”,360度转为“英冠补习学院”院长,勇于追梦的林家健誓要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而教育领域恰恰是他起步的跳板。
毕业于法律系但毅然放弃成为律师的大好机会,现年26岁的林家健说,他不曾后悔“学非所用”。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我依然会做出今天的决定。”言谈间,他的眼神流露出一股坚定不移的决心。
从17岁开始上门教补习,他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当年我的第一个学生其实是一名大马教育文凭(SPM)的重考生,一名亲戚见我成绩不错,建议我教他念书,误打误撞之下,我竟发现自己喜欢当老师,那种感觉就像是突然开窍一样。”
于是,家境不宽裕的他开始上门教补习,从当初日以继夜地在路上奔波,到雪隆一带教英文、数学,到如今设立补习学院。9年后的今天,林家健过著令同龄人称羡的稳定生活。“创办补习学院的资本很大,当初为了筹集资金,我不停地教补习,每天只在车上以面包果腹,一年只休息两天,也就是农历新年。”
不让自己有遗憾
不平坦的人生路,让他走的每一步更加慎重。
“很多人认为我能力不足,才不去当律师,甚至受到同期毕业同学的冷嘲热讽,所以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才算是对得起我的人生。”
因为对政治的热爱,他曾在中学时期于本地报章发表政治评论。“但我知道自己不适合参政,我没那种本事,所以我才会念法律,毕竟法律系与政治息息相关。后来我发现自己更喜欢、更适合教书。”
以招收国际学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林家健指出,国人的观念有待改善,因为他们往往把教师当成“最后职业”。
“很多人认为,只有念师训、念教育,才适合当老师,其实不然。”
他表示,只要对一份工作有热忱,不管是学用合一还是学非所用,都不成问题。“永远要记得,不要为自己的决定感到遗憾。”这是他从小到大的座右铭。“人生就是这样,没有所谓公平不公平,人也只能活一次,为什么不朝著自己的梦想前进呢?”
他劝告所有大学毕业生,勿受限于自己所读的领域,或因在乎他人的眼光而不敢“偏离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