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讯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朱云汉教授指出,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发展和不同步伐的变化,并认为东西方国家的民主体制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看待和比较。
他表示,如果从经济和教育指标去看,或包括妇女劳动的参与率,很多亚洲国家已经超越西方国家。至于东西方国家的民主体制是否已经拉近,这很难去衡量,但早前以西欧国家和美国代表西方国家一枝独秀的情况,以目前来看,不会维持太久的时间。
他说:“今天如果你到中国的上海和杭州,公共服务和生活品质远远超过葡萄牙或希腊等国家。”
各国衡量标准不同
朱云汉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也举例说,新加坡在世界银行所公布的很多指标,例如经济发展和教育都走在很前端,但唯独发言权和问责制的指标就比较低。
“就台湾而言,发言权和问责制的指标都会比其他亚洲地区来得高,但在经济和教育发展方面就稍微逊色了一些。”
他强调,这就要看以什么指标去衡量,其实亚洲很多国家包括中国、泰国甚至是马来西亚,这30年来在不同的指标上都有显著的进步。
朱云汉也是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他认为,整体来说,东西方国家民主体制的距离的确是在拉近。
不过,他说,民主体制的发展是多元的,虽然说东西方国家的距离在拉近,但非西方国家未必就要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他说,印度在很多政治体制上看起来很像西方国家,但当你深入印度去了解的时候,印度是有很多非常自己的结构,不是用西方国家的模式所能套上去的。
网络带来改革契机
此外,他也认为,网络社会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公众、社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与互动方式面临根本性的改变;更有百年历史的西方代议士民主与政党政治模式将被逼转型。
他指出,网络社会让政府的运行模式的开放与透明,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出现新的可能性。
他说,过去30年全球化是美国主导,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思想,然而,美国主导的全球化遭遇弱势群体的强大抵制,中国反而正领导非西方世界改变全球化的路径与游戏规则。
他认为,民主体制正在历史十字路口徘徊,有可能倒退,也有可能突破。
他说,突破的原因在于网络社会带来民主体制创新与变革的契机;民主体制也或会在30年代民主崩解历史可能在局部范围重演而倒退。
新兴民主需长时间经营坚持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朱云汉教授认为,民主巩固这样的一个观念,主要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民主体制能不能延续或是否能稳定下来,或讲得更保守一点,是它能不能存活。
他针对第三波民主化自1974年在葡萄牙开始后,许多新兴民主国家陆续出现,这些民主国家实行民主政治并非一帆风顺时表示,很多新兴民主国家其实还很脆弱,而在民主转型后,10年或20年的时间里,就会出现民主体制的逐渐分解。
他指出,民主它一时之间也“死不了”,但会卡在一个地方,像这种民主是很脆弱的,不能受到人民去拥护。
他说:“当它面对到很多经济社会难题的时候,它还是会很脆弱,没有展现出作为政治体系的优越性在哪里。”
他指出,它们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包括族群对立、转型正义问题、建立长治久安的宪政体系、加强经济发展,甚至因应外来武力威胁等。
他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指出,从事民主推广的机构,在90年代时把重点都放在民主巩固,即民主种子是发芽了,但是否能存活下来。
他认为,进入21世纪开始,新兴民主国家得到很多不同的评价,且都过度关注民主能不能存活。
“不是说这问题不重要,但这问题在某些时候也许不是那么迫切,如果没有面对很明显的深层危机或剧烈变化。如果太关注这个问题,就会忽略掉新兴民主。”
他说,对新兴民主的问题,最关切的不是民主能不能存活,而是这体制是否能逐渐掌握其优越性,体现民众当初对民主的期望。
当然,他也认为,新兴民主需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去经营,能够展现出比较高品质的公共治理,成效不会立竿见影。
他说,民主的一个很重要观念,是问责,让公民的需求得到重视,进而转换为政府的政策,给公民一个自由权和法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