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讯)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形容,马华第三任总会长兼前财政部长敦陈修信是马来西亚史上理财最为谨慎的财政部长,当时的首相兼国父东姑阿都拉曼还曾评价“敦陈严格到连首相的要求也削减”。
廖中莱认为,敦陈在担任财政部长时,管理国库比管理自己的财产还要严格,因为那是人民的托付,也是国家赋予的责任,领袖不能辜负国家和人民,这也是马华全体党员必须一致追随和效仿的榜样。
他说,敦陈修信早年积极参与政治及社会工作,在1948年起担任联合邦立法议员,在马来亚独立后,他就在东姑组织的内阁出任工商部长,并在1959年第一届大选中选后,出任财政部长至1974年。
他补充,敦陈修信曾是共和联邦国家中任期最久的财政部长,并誉为最成功的财政部长。
正面态度服务人民
廖中莱在马华总部举办“敦陈修信百年冥诞纪念”活动上演讲时,也提到敦陈修信当年卸下党国高职后,出任国有企业森那美集团的董事主席,十几年间,敦陈领导的森那美集团发展成为东南亚数一数二的跨国公司。
他称,在敦陈主持下,森那美每年的盈利都在亿元以上,连在经济衰退时期也仍然赚大钱,早在30多年前,每年盈利上亿,十分不简单,而敦陈为政连机构所建立的榜样,值得推广发扬。
他也形容敦陈是一位带领国家经济起飞的政治强人,在物质条件相对贫乏的年代里,他用最谨慎、认真及诚恳的态度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效力。
廖中莱在演讲中也分享了一则小故事,就是51年前的1965年5月21日,即敦陈49岁的生日,当天各大报章都采访了敦陈,敦陈称因为工作繁忙,即使要放一天假也难,因他隔日要发表两篇重要的演讲,下议院又要开会了,其名下有11宗法案及5项动议待处理,这位财长从未设过生日宴或茶会招待亲友,49岁生日当晚也不例外,敦陈在家与家人静静度过。
他也说,敦陈事事为公,还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其细腻的一面,那就是当时联盟的3位领袖有一个特殊的巧合,敦陈在2月8日结婚,那是东姑的生日,而5月21日是敦陈的生日,当天正好是国大党创办人之一的敦善班丹的结婚纪念日。
他补充,在1965年5月30日,联盟总部还特地在国家室内体育馆为敦陈庆祝49岁荣寿及荣膺马大名誉法学博士的盛大宴会,出席者包括内阁部长、外交使节、联盟代表及各族嘉宾总共千多人,场面盛大。
暗中助马大中文系发展
尽管马华第三任总会长敦陈修信的“铁树开花”引起华教人士的争议;但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今日却称,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敦陈曾暗中帮助马大中文系的发展。
廖中莱说,马大在60年代创办中文系,礼聘郑德坤博士为系主任,而郑德坤抵马不久,约见敦陈向他提呈了《发展马大中文系十年计划书》,建议兴建一座100万元的中文图书馆与文物馆,另40万元兴建中文系大楼。
“当时是1963年1月,敦陈认为郑博士计划很好,于是帮他筹了一部分款项。像这样的工作,敦陈处理了很多,不过都是一些鲜为人知的事迹。”
为此,廖中莱今日在马华总部举办“敦陈修信百年冥诞纪念”活动开幕上发表演讲时称,敦陈修信不谙中文,但他为我国中文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让人肃然起敬。
廖中莱也说,谈到马华处事低调,敦陈修信可说是开创者,敦陈一直强调,在马来西亚这样的多元社会,只要有人一唱高调、争做英雄,很多好事都会变坏;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敦陈选择默默做事,而不求人知。
奠定拉曼学院基础
他认为,当年正是敦陈修信的高瞻远瞩,顶住社会的压力及友族的质疑,创办了拉曼学院,而在47年来,拉曼学院茁壮成长,以最廉宜的学费为华裔子弟造就很多升学机会,迄今培养了超过17万名毕业生,遍布在马来西亚的各行各业,并在2013年成功升格为大学学院。
他说,这是敦陈修信当年果断而明智的决定所带来的成果,因敦陈清楚了解到大马社会在专业技能上的高需求,坚持用专业方式,由专家来领导拉曼学院,从而奠定了拉曼学院的发展基础。这是敦陈留给马华的其中一项最重要遗产。
筹委会主席兼马华副总会长何国忠在演讲中则称,年轻一代对“敦陈修信”这个名字,也许是透过书本、在建筑物的外墙上,或者是在校名、路名上看到,因此他希望大家可以到马华总部来参观百年回顾展,更多地了解敦陈修信、了解这位重要的华社领袖。
他说,这一场展览即日起至5月29日,一连7天开放让公众参观,此展出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好一些是从未对外公开的私人物件,必定能让大家大开眼界、满载而归。
在周六举行的“敦陈修信百年冥诞纪念”开幕仪式上,嘉宾也在现场哀默,以哀悼本月10日与世长辞的敦陈修信夫人杜潘林清娘。敦陈修信是在1916年5月21日诞生在马六甲,逝于1988年3月17日,今日正是敦陈的百岁冥诞。
归还原子笔 对公家财物一丝不茍
我国已故第二任财长兼马华第三任总会长敦陈修信的次女拿汀巴杜卡陈淑珠称,敦陈修信对公家财物一丝不茍,就连有一次在另一个部门开会时,不小心拿了一支原子笔,都会叫财政部官员送回去,此举令有关官员错愕不已。
陈淑珠说,其父亲作为服务任期最长久的财政部长,不但成功使到令吉稳健并将通货膨胀率降到最低,因高通胀等于向穷人征税,因此敦陈总是优先确保消费价格低廉,在他担任财长(1959至1973年)期间,国家银行的数据显示,消费指数平均只稍涨1.43%。
“当年令吉强劲,1961年令吉与美金的兑换率是3令吉04仙,1973年则是2令吉45仙。令吉当时也优于新币,1973年6月21日,令吉实行管理浮动,0.9867令吉即可兑换一新币。”
陈淑珠今午在马华总部举办“敦陈修信百年冥诞纪念”活动开幕上发表演讲时,谈到当年的令吉强劲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她也分享敦陈没带现款的习惯,夫人是他的流动提款机,使到有一次夫人没有陪同他去外地出差时,面对了问题。
“父亲(敦陈)车子在路上抛锚,他到警察局跟一位警官要了白纸,签了名字,然后要求警官展示一张10令吉,并询问警官‘瞧,我的签名跟钞票上的签名一模一样。我是财政部长。我的车子坏了,你能否借我100元让我修理汽车?’。”
她回忆说,父亲管教是严中有松,曾经教仨姐妹玩扑克牌,第一堂课是不欢而散,因当时父亲认为母亲未参与玩牌,不准她看自己手中拿著的牌,结果激怒了母亲。
“后来,我(陈淑珠)观察了父亲(敦陈)如何与朋友玩扑克牌。我发现,其实除了靠一点运气,主要是你本身需有分析并解读对手的能力,才会获胜。”
她也谈到,敦陈也是一位好老师,常常教导她们如何作预算,她们当初到英国念书时,敦陈给了12个月的生活费,这笔钱是用来支付学费、房租、日常消费及买一张回家的机票,生活费不算丰厚,只比政府提供留学生的奖学金数额稍多了一点。
她在大会上也感谢前首相署部长丹斯里许子根及拿督李尧庆,因在他们的协助下,得以顺利完成《敦陈修信的祖居》中译本,让大马和世界各地接受华文教育者也能读到马六甲陈氏祖居的点点滴滴。
此书是由邱瑞昆翻译、李尧庆监督及校对,并由大马华人文化协会基金义务秘书罗秋雁及许子根博士私人助理杨娉婷从旁协助,李凤娇则负责版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