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2日讯)厄尔尼诺来袭导致油棕树“开花无果”,油棕产量与去年同时期相比暴跌50%或以上,榨油率也从去年10月的每公吨20%下降至18%,油棕有价无果的情况令小园主无法受益于市场回暖。
尽管油棕价格从去年每公吨370令吉,微涨至目前的450至460令吉, 但国内油棕业仍无法摆脱“二缺一低”,即缺乏人手、土地缺乏营养及在榨油率偏低的3大困境,再加上印尼油棕产量已逐年超越我国,令小园主面对外忧内患的多重挑战。
在大马油棕执照局(MPOB)的标准下,每英亩油棕一年平均产量达0.8至1.2公吨,即达至种植及运作正常的农业经营。峇株巴辖油棕商公会主席郑文伟却透露,国内油棕近数月持续“开花无果”,面积达4英亩的油棕园产量仅达2至3公吨,无法达标。
他指出,每年4至7月为油棕产量开始走高的季节,惟受去年印尼林火肆虐及年初厄尔尼诺的波及,导致油棕在长期少雨的干燥气候下减产,与去年同时期相比暴跌了50%或以上,收割不乐观的情况或一直持续至年杪。
郑文伟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反映上述现像。
油棕产量逐年下滑
他指出,国内油棕产量逐年下滑,布袋虫害肆虐以及种植成本攀升也是主因之一,其中种植成本不断上涨最令小园主感到束手无策。
他说,油棕每年必须施肥3次,但肥料过去一年从原本的约60令吉涨至逾80令吉,高达20%的涨幅,让每英亩的施肥成本增至逾270令吉。
他进一步说明,以4英亩油棕园产2公吨油棕果的情况而言,施肥成本为1080令吉,回酬却仅有约900令吉,部分小园主索性选择减少施肥次数。
“这么一来,下一季的油棕则会因为施肥不足而减产,循环导致油棕产量屡创新低,即便是价格回涨,大家也无法从中受益,种植者反而有可能会面对亏损。”
他透露,大马油棕局曾在年前设下大目标,欲在2020年前将国内油棕的榨油率提升至23%,当局自去年7月起加强监督油棕厂的作业程序,成功在去年10月将榨油率提升至20%,惟今年受气候变化影响,榨油率再降至18%。
榨油率不及印尼 失竞争优势
峇株巴辖2日讯 峇株巴辖油棕商公会名誉顾问刘东昇指出,印尼油棕园多为新种植地,土地亦含有火山泥的天然养分,因此当地油棕的榨油率可达25%,我国榨油率远远不及。
他举例,同样的产量,两地油棕的榨油率却相差至少6%,这令我国的油棕业在市场上失去竞争优势。
他进一步说明,油棕与其他农业种植相同,需要靠天吃饭,另外,油棕种植还必须面对因土地不断翻种,造成土地贫瘠的问题。
“在经过第二、第三代接手种植后,原含有的天然矿物质等养分早已耗尽,因此国内所产油棕的榨油率远不及邻国印尼来得高。”
他认为,大马油棕执照局要禁止小园主出售榨油率低于5%的黑果,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若一味仅要求收购商拒收黑果的成效并不大;相反地,当局应提供培训项目教导如何施肥及收割,并进行相关研究,以提升棕果的质量。
另一方面,刘东昇透露,我国今年的油棕业发展荆棘密布,截至今年3月为止,油棕产量与去年8月的盛产期相比重挫了70%,表现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