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曼表示,当天他与10名亲友到浮罗勿洞大沙埔海滩野餐,海啸来临时母亲伊拉娃蒂(23岁)把他救起来放在路边,再回去救其他亲戚,之后却再也见不到母亲的身影了,而母亲的尸首在隔天被拯救人员发现。
他依稀记得当时的画面,被母亲拯救后还遇上第二波海浪,但其他亲戚已带著他逃离。
现在他会更珍惜家人,若在海边玩乐时会加倍小心,但他已不敢再到海边游泳。目前他跟外婆同住,两人相依为命。
罹难者伊拉娃蒂的母亲诺丽达(54岁)指出,事发时女儿已身怀六甲,在这场海啸中,她除了痛失女儿之外,也同时失去了5名亲戚。
抓住珊瑚保命
此外,另一名生还者兰拉表示,海啸前她和弟弟一起出海捕鱼虾,在中午12时30分回到海中央时,突然巨浪将船打翻,她掉进海里时紧抓住珊瑚,后来在12尺处看到弟弟,立即拿著一个浮标上前营救。
她和弟弟被海浪冲岸边的椰树顶,当时大约下午2时,另一波巨浪又再来袭。
当她醒来时已经身在医院,手里还握住珊瑚。她只听到孩子在哭泣,但却说不出话来。
此外,卫生部副部长兼浮罗山背国会议员拿督斯里希尔米指出,海啸发生的前天是圣诞节,有超过100人到大沙埔海滩露营,所幸隔天才发生海啸,否则将会造成更多人伤亡。
他说,当时他还是直落巴巷区州议员,事发时感觉头很晕,还以为是睡眠不足,后来屋子十分摇晃,他被告知附近一带出现巨浪,于是坐上摩哆到双溪武隆巡视。
“我们看到海水已退,但不久后却出现一道比我还高的巨浪,我来不及逃亡,立即抱住电话亭的柱子保住性命,不然的话就会有补选了。”
10地点装警报笛
他表示,目前槟岛共有10个已安装海啸警报笛的地点,包括直落巴巷、丹绒武雅、大沙埔海滩、峇都丁宜、双溪武隆、双溪赖、迈阿密海滩、丹绒道光、新关仔角及旧关仔角。
此外,法立指出,有关海啸警报笛将由气象局位于吉隆坡的总部所控制,若发现海啸即将来袭,将会拉响警报通知民众疏散到安全的地方。他在活动上念出一首悼念海啸罹难者的诗歌时,不禁悲从中来,难过掉泪。
“海啸回顾10年”纪念活动除了让生还者及相关单位的人士分享经历,当天也进行海啸警报笛及海上拯救演习。
举目皆尸体 拯救员悲恸
“海啸回顾十年”纪念活动让人回想起2004年槟岛沿海一带发生的大灾难,生还者及站在最前线的拯救人员分享当时的亲身经历,再次牵起10年前那场海啸所带来的悲恸。
消拯人员莫哈末沙列(51岁)今日在国民训练营内举办的“海啸回顾十年”分享会上,描述海啸事发期间的拯救情况,当提到从海上捡回两具婴孩及一具孕妇的尸体时,铁汉也不禁落下男儿泪。
他说,2004年12月26日下午12时结束值勤后,回到家感觉到地面在震动,当时孩子告诉他路上淹满水的情况,他发现这是不寻常的迹象,立即致电回消拯局报备。他回到消拯局领取拯救设施后赶去玛林多海边,看到船只及渔民都被冲到树上,海面遍布尸体。他进入灾区展开救援工作,突然巨浪来袭,他唯有紧抓住一棵大树保命。
之后他赶往国民训练营进行援救,发现大沙浦海滩陈尸遍地,他吩咐队友为他系上绳子,若海啸来袭就把他拉回岸上。
“我游向第一具尸体,是一名来自大山脚的华裔妇女,当时尸首还是温热的,其丈夫生是生还者,但身上处处是伤痕。”
他指出,在现场共捡回7具尸体,其中一具是还穿著纸尿片的婴孩。后来其他拯救人员陆续赶至,第一天共捡到17具尸体。
隔天,他和其他队友步入浮罗勿洞红树林的沼泽地继续搜寻,发现到一具婴孩及孕妇的尸体。经过一轮的搜寻工作,共找到30具尸体,而最后一具尸体是在垃圾堆找到,尸首失去条腿。
“我们所找到的尸体全都是遍体鳞伤,除了两具婴孩的尸体,十分白净,没有任何伤口。”
他说,当时到海上捡回婴孩尸首的心情矛盾,当时情况十分危险,若不把赶快把尸首捞回岸上,将会被海浪冲走。
浮罗勿洞区州议员法立表示,今日举办这项活动的目的是回顾10年前发生的海啸灾难,现场准备了3个布告板让民众留言悼念,20年周年时将会再次展出。事发当年,他首次担任该区人民代议士,就已面对著如此重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