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前卫生部长凯里受邀出席首相安华会见经济学家交流经济课题会议,引起坊间的揣测,甚至出现过度解读的现象。
除了一些政治网红过度解读凯里举动外,也有网红,连简单的谷歌搜索也不做,居然称凯里没有经济学的背景,这无疑违反了言论自由下的应有的责任:事实核查(fact check)和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
我就曾在《政治网红舞剑,小丑竟是网民》一文中提出了政治网红对民主和言论自由构成的威胁,需要得到重视。
政治网红讨论的话题主打政治,偶尔也会对时事评论。他们借助自身的影响力,以“吹水”或“闲聊”的形式,传递个人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著普罗大众的思想。然而,我们不得不警惕,有些政治网红为了追求流量和支持率,不惜使用极端手法来哗众取宠。
近期因言论涉及伤害大马子民情感的脱口秀演员谢必孜(Jocelyn Chia)也同样以艺术之名,罔顾受害者的情感,肆意冒犯。其实,不难发现一些政治网红也如出一辙,只是比较不明显,当中不乏对政治人物出言不逊,甚至惹上官非的。譬如,今年2月份,一位政治网红在视频上出言侮辱马华总会长魏家祥而接获后者的律师信,最终该政治网红把视频撤下和公开道歉。
政治立场的不同或支持率的多寡不应该被利用来贬低政敌,如果那么做就是没有政治素养。另一方面,我们必需厘清任何人身攻击(ad hominem)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而且乖离了言论自由该有的界限。
换句话说,不管我多么讨厌一个人的政治立场,都不应该做出人身攻击。就算是政治网红,也不该以身试法,在蓄意冒犯他人后打造受害者的人设,模糊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再者,政治网红应该意识到自身的影响力,并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言论。
与传统的主流媒体不同,一些政治网红往往不做事实核查和尽职调查。这导致了虚假信息的传播,甚至形成了信息泛滥的局面。
公众辨识能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错误信息(misinformation)和假信息泛滥(infodemic)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削弱了公众对真实信息的辨识能力。
就本文一开头提到有政治网红连简单的谷歌搜索也不做,居然称凯里没有经济学的背景一事,我在《从国会到电台:凯里布城之路》 一文剖析凯里年纪轻轻就在媒体上有颇高的造诣时,指出在经济上,凯里是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著名的哲学、政治和经济学学士学位,前财长林冠英的经济顾问潘俭伟也获得相同的学位。另外,凯里也曾在世界经济论坛获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更在权威金融刊物《华尔街日报》和《经济学人》发表文章。
另一点是,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的掌舵人如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先后担任法国任期最久的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和欧洲央行行长,也是没有经济学的学历。可见,有经济学相关的学历并不是担任财长的先决条件。在我国,前首相敦马哈迪是医科出身,也曾担任财长,并曾引领我国经济现代化。
对于政治网红现象,我国政府可以借鉴新加坡政府的处理方式。新国政府采取了《防止网络虚假信息与操纵法令》(POFMA,Protection from Online Falsehoods and Manipulation Act)的措施,旨在在维护言论自由的前提下打击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
这项立法应明确规定政治网红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他们进行事实核实和尽职调查,确保所传递的信息真实准确。同时,政府应设立机构或委员会,监督政治网红的行为,及时纠正错误信息,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大马政府可以考虑类似的立法举措,以确保言论自由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运作,也可以规范网红举止。
然而,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干预。作为受众,我们也承担著重要的责任。我们应该保持审慎和批判的思维,不盲目相信政治网红的言论。通过多渠道获取具有权威的报道,比较不同来源的观点,并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不要壮大不做事实核查的政治网红,就堵住任何以像Jocelyn Chia使用卑劣手段获得流量的政治网红。一个Jocelyn Chia已经够了,千万不要让Jocelyn Chia版的政治网红在任何角落或方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