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当时的南侨离乡背井远渡南洋谋生是因为中国本身长期积弱不振落后挨打。南侨中有识之士自然希望中国能强大起来,而要富强起来,首先便得推翻满清政府;因为这个异族政权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只有换了汉族执政,才可能实现现代化与富强。
这种革命党人所宣传的思想主张在文化水平较高的中小企业主及进步文人中颇能引起共鸣,促使他们愿意支持甚至投身入革命运动中。只是那些与清庭关系较亲且有清庭封赐官士及富商则多对革命党人敬而远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自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民国成立后,许多南侨均引以为荣,也期盼新的汉人政权可以振兴中国,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可惜,事与愿违,1912年后中国也是内忧外患重重,特别是来自日本的威胁与国内的乱局,如军阀割据政局混乱。
日本军国主义者甚至据此断言,可轻易征服中国成为亚洲霸主。1929年世界大萧条也为日本军国主义提供了扩张机会,在1931年便侵占中国东北部。1937年更明目张胆地刻意制造事端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事。在这个背景下,陈嘉庚等侨领(华侨领袖)便组织了各种援华抗日的组织,如南侨总会,在财政与物资上支援中国抗日;南侨机工便是其中一个项目。
1942年马来亚沦陷后,日军便残暴对待华侨,而对印度族与马来族则采取怀柔政策。日军甚至扶持印族与马来族的民族主义组织抗英。伸言之,日军对华侨与印侨或马来族的态度是完全相反的。同理华侨对日军的态度也与印族与马来族对待日军的态度,基本上完全不同。
毕竟,对马来族而言,被英人统治与被日人统治均是被统治,有些马来民族主义者甚至欢迎日军赶走英国人。从日军的角度看,他们南侵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战略资源以便能“以战养战”只是战线拉得太长也加速了其败。
公祭历史意义
南侨抗日援中与南侨机工活动虽然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表现;身为后代的华族也不避回避这段历史,毕竟这是华族历史的组成部份,为此举办公祭也有其历史意义。华族也不必为了避嫌或突出对本土的爱国意识而回避这段历史。
易言之,世异则事异,历史归历史,现实的归现实。当代的华族也可学习当年的南侨,对马来西亚做出同样的大公无私献身精神与行为。这才是重点。
顺便一提,所谓华侨这个用语是1880年代才出现和流行起来的。之前,通常是用华工华商、华人或唐人等用语来形容中国境外与海外中国人。在1950年代前主流华社还是常以华侨自居,华文媒体也称国民政府为华府,其军队为国军,华语为国语,孙中山为国父。
只是进入1950年代,由于中国的变天,英殖民政府的反共,以及本土华族在意识上从落叶归根转为落地生根,“华侨”这用语便被“华人”这用语所取代。换言之,1956年代后华侨用语已成了历史名词。今天的华族已多以华人或华裔自居,虽然也依然有人自称唐人。惟其含义已不具国籍或政治认同的含义,而只是一种习惯称呼。
又1950年代后,新马一代也出现了华族这个用语,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华族这个用语是较合适,如马来族、印族等用法。只是习惯上,大马华族依然习惯用华人这个复杂多元的用语。说复杂多元是因为华人可指任何在中国境外汉族,包括台湾人、香港人等,美籍或澳籍华人等,其是个广包性的统称。
就大马华族而言,其认同也有一个从中国取向到阶级取向再到公民取向的阶段性转型,而公民取向则成了主流取向,这是个强调公民纽带(超越种族),是种公民成员资格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