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行货币政策局于2018年3月发表了一份白皮书,以借鉴英国、加拿大和纽西兰等其他国家,倡导马来西亚该拟定生活工资。
该白皮书表明,于2018年,估计工作的成年个体需有每月2700令吉工资以符合吉隆坡的最低可接受个人生活标准。就算新的1500令吉最低工资真的实行,它也充其量只是国行建议2018年吉隆坡所需生活工资的55.6%。自2018年以来,尤其是在瘟疫肆虐的这两年?,我国经历了巨大通膨。因此,建议中的新最低每月工资1500令吉仍然不足以使低收入者摆脱贫困生活。
随著我国迈向高收入国,我们不能仅仅只得停留于裹腹,而是得确保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等的全面福祉。另一点,MEF声称增加最低工资只利惠移工,让他们汇寄更多钱回家,从而导致更多的货币外流。先抛开这言论背后是否有煽动仇外元素以吸引更多马来西亚人民支持MEF不愿提高工人福利的主张,我的反驳是:当移工挣这么少工资,几乎不能满足最低需求时极力挣扎,我们又如何奢望他们能在我国花更多钱?
如果我们的最低工资能达到国行建议生活工资的75%,这些移工或许将有一些闲钱可用于更好的食物和健康休闲活动上,这些都是刺激国内经济的有利效益。
此外,最低薪金工人并非移工专利,当中有几十万乃马来西亚籍工人。这些工人确保医院、政府办公室、学校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干净和安全的场所。因此,我对MEF如此筛选事实,不看全面观感到疑惑不解。
且让我提醒MEF,不论国籍的最低薪金劳作阶层孜孜不倦努力工作,服务社会与建设我国经济的当儿,却经常受到剥削。请别忘记,和任何居住在这土地上的人一样,他们也缴纳了直接与非直接消费税。 大马一家(Keluarga Malaysia)福利应全面适用于这片土地上所有居民,不分其种族、信仰、国籍、移民身份等。
企业该如何应对
不外于其他政策,最低工资也不能免疫于弊端缺点。假设我们拟定增加每月最低工资300令吉,那企业该如何应对?公司该为所有非技术和技术工人统一每月加薪300令吉,还是只针对工资较低的非技术工人?前者的话,公司最终可能会将增加的成本转移给客户。如果公司提供的有利基增值产品/服务,尚能合理化;否则公司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并可能被淘汰。如企业选择后者,技术工人会因收入差距显著缩小而失去动力。
话虽如此;马来西亚离这不愉快情况尚远,无论如何我们须意识到这一点,方能更完善地探讨应对方案。残酷的事实乃大多数马来西亚企业的工资系统都是倾斜分布的,高级管理层独揽了超过70%的工资数额,而不论有技术与否的工人却严重被剥削或赚取微薄工资。
除了最低工资之外,我们迫切需要一个全面的社会安全网来保护弱势社区,例如更好的就业保障、提供低收入家庭孩子新鲜食品和乳制品的代金券以确保他们都获得最低限度的营养、不仅限于所得税还包括消费税的累进税制、向所有居民提供单一收费制度的公共医疗保健等等。最后,经济不能仅关乎利润最大化,而是在乎所有社会成员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