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我们也从伍连德身上看到一个民族在蜕变后又回到原点的可贵性。
伍连德是在马来亚出生的华人,可以被归纳为“峇峇与娘惹”(这是指一部分居住在海峡殖民地的华人,他们的语言是英语、马来语和本地方言的混杂。思维洋化,但保留华人的传统习俗,对英殖民地有很深厚的感情)。
在马来亚独立前,身为海峡华人公会的代表连裕祥于1956年曾赴英伦争取被承认拥有英籍民的地位,结果宣告失败。他们可以加入任何政党,包括华人政党,甚至可以在党内呼风唤雨,但不能与英国沾亲带戚。
因而在战后,峇峇的失落是普遍的现象,包括伍连德在内。有一个时期曾萌起对政治的兴趣,而与马华公会走得很近,后因年事已高而作罢。即使他始终相信本身已是英籍民,所以不必急著表明自己是纯粹的华人。最终他却发现原先拥有的登船票(入籍英国)已过期和失效。
不过,下列的精英就找到进入政治的上船票,如李光耀(1923-2015)、林文庆(1869-1957)、陈祯禄(1883-1960)、陈修信(1916-1988)、林苍祐(1919-2010)、林建才及林建寿等。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有一些英化了的华人,他们并没有使自己洋化,如陈祯禄、林苍祐及林建寿等都没有使用洋名。即使李光耀早年有英文名Harry,但从政后他就不用了,连他的儿子李显龙也不用洋名,保持华化。同样的,林苍祐的儿子林建安及林建成也没有洋名。这也显示出老一辈的从政者即使是峇峇也没有全面的洋化,而是与华人融在一起,为的是取得华人的支持而上台执政。
在伍连德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两个特点:其一是不分国界,无私地扑灭人类的敌人(瘟疫),为人类造福;其二是回归自身的民族,不因受洋文教育而数典忘宗。他不但体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也为后世的我们留下民族的“历史丰碑”
(对伍连德评传有兴趣者,请迳自电邮作者cpmcheah@gmail.com)(中文本RM30;英文本RM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