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盟执政联邦政府10个月后,联盟内的各政党逐渐浮现各自的矛盾、不满与问题,如笔者在7月10日的拙文《国盟政府的计时炸弹》中所指,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政治资源和议席分配。三个马来政党在“马来人大团结”的论述下,最终作茧自缚。不过,国盟内部的矛盾与问题未必能为希盟添加优势。
希盟于今年2月“喜来登行动”垮台的几个月内,出现数个争议与不协调的事件,例如第9任首相人选争议、否决2021年预算案等等,足以在公众面前暴露其内部的问题与困境。
首先,安华接二连三“宣称”获得议会多数和否决预算案最后却空雷不雨,已重挫安华的声望和威信。2020年与2008年相比,安华已不若当年。2008年,安华是民联(希盟前身)的共主,民联各党领袖均以安华为首,并推举安华为时任首相不二人选。如今,希盟三党就第9任首相人选出现意见分歧,安华已不是盟党内的首相不二人选,其他首相人选包括马哈迪和沙菲益。
公正党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党内缺乏接班人。阿兹敏于“喜来登行动”带走了一批公正党的国会议员、州议员和地方领袖,以致党内接班人出现真空。翻开该党的中央领袖列表,署理主席从缺,假如有一天安华离开政治舞台,还有谁会是安华的接班人?论从政年资与经验,恐怕未来的接班人并不若安华当年的份量足以统领希盟三党。
行动党在执政联邦政府22个月内,最明显的困境是被标签为“三反”,即“反马来人”、“反伊斯兰”和“反王室”。尽管行动党尝试想摆脱这些标签,例如广收马来党员并提拔马来领袖,却依然无法争取到可观的马来选票。反之,华社出现一种舆论指责该党是为了“讨好”马来选票而放弃华人选票的罪名,可谓两头不到岸。
希盟三党党龄最浅的是从伊党分裂出来的诚信党,于2015年接管马来西亚工人党。诚信党的基层薄弱,势力与动员能力比伊党相差甚远。虽然诚信党在2018年大选中胜选11个国会议席,但是只有5个国会议席是获得过半的选票胜出,其余6席是因为三角战分散了巫统和伊党的选票。假如来届大选巫伊合作,诚信党恐怕会失去半壁江山。近期,诚信党领导层因为挺马挺安的路线问题,立场不明,引起党内不满,以致传出议员投奔公正党的传言。
若要入主联邦政权,无论哪一个联盟都不能没有马来民族主义政党或伊斯兰主义政党。虽希盟内有提倡伊斯兰主义的诚信党,但打从该党成立开始就被伊党标签为“行动党的代理或傀儡”。此外,自土团党于今年2月杪离开希盟后,又会有哪个马来民族主义政党填补这个的空缺呢?
从安华“宣称”获得议会多数到巫统在霹雳州“考虑”跟希盟合作,似乎显示希盟和巫统都存在著某种接触。只不过,巫统并不是真的要支持安华或行动党,而是利用后者一边跟慕尤丁讨价还价,一边挫安华和行动党。希盟领袖失权后茫然惆怅,失去方向,这才是希盟的最大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