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销是把某种商品或服务,通过各种管道介绍与推广给大众。从商业到政治等各行各业,有许多与行销有关的个案。
苹果公司和宜家家具是近代史上的有名行销成功案例。它们不只是推介了某种商品给大众并让大众买单,更为重要的是也推销了其中的文化与附加价值,同时建立了一群死忠支持者。
商业史中有许多有名的行销案例。中国明清时,某一地方所出产的某一商品因品质优良而特别出名。例如景德镇的瓷器和南雄的烟叶等。因此这些地名成为贩卖商品时所需要强调的部分,以此来保障商品品质并获取买家的注意。此外,胡文虎当年的行销策略,从虎豹别墅到遍布华南地区与东南亚的星系报业,还有各种以老虎为形象的宣传方式等,都一再凸显出行销的重要性。
赢得各族群认同
行销术在政治上更是屡见不鲜。在唐代,许多政府资助的佛像都是模仿皇帝的肖像,把皇帝和神明两者结合,来打造皇帝的形象。到了清代,帝皇形象的打造手段更为精巧。例如乾隆皇帝所流传的肖像中,有以儒者、军人、佛等形象出现,以此赢得清帝国境内不同地方和不同种族的各个社群的认同。运用这种方式,让帝国的统治得以稳固。
这种手法中外皆有。英国著名史家柏克(Peter Burke)在《制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中就指出,路易十四的一批臣子们如何利用当时的文学、画像、雕像等来形塑与宣传国王的形象,并且利用各种修饰手法,来制造路易十四英明神武的光辉形象。但是这些为了
宣传路易十四的作品,在他过世之后迅速贬值并且打入冷宫。当时也有不少宣传路易十四的负面形象的宣传品,流通于法国国内外。
即使今时今日,政治上的行销术仍然不曾停息。例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许多场合的演讲中,通过照片等暗示,让他的形象与美国史上的著名总统挂钩。
注重人性化的一面
但是今日的政治行销术不同于往日,不会一面倒地推销政治人物完美无缺的正面形象。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许多照片中,除了表现一国首脑的威严之外,同时也藉著奥巴马和幕僚、白宫员工、民众的亲切交流等影音文字,凸显出奥巴马轻松幽默的一面。
因此,现在的政治行销术,不只是凸显政治人物的正面与高大上的形象而已,更加注重政治人物人性化的一面。换句话说,不再把政治人物打造成不会犯错的神,而是把政治人物打造成会犯错、有情绪,与民众亲近的人。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台北市长柯文哲。柯文哲在市政上偿还贷款等事情,虽然赢得了民心(对其施政成绩,台北市民褒贬不一),但是他的言行缺失却也常常惹起风波。例如嘲笑香港无聊没灵魂,对于女性和外籍新娘的歧视语言等等。可是其言行缺失等形象不但不被掩盖,甚至通过各种管道凸显出其日常平凡的一面。
例如最近柯文哲追公共巴士,就是最新的一例。基本上,这就是一种政治行销的操作,把柯文哲塑造成一个与其他人无异,有情绪会犯错的市长。
这种操作手法会成为主流,是因为现在人人都可过问政治,并且资讯流通广泛快速的时代。一个政治人物的施政与言行错误不但难以掩盖,甚至会在大众媒体下被检视,因此与其用著过时的操作手法——把政治人物打造成完美无缺的神,不如把他们塑造成一般人。不但不掩饰他们的错误(这意味著政治人物会道歉),甚至强调他们生活化的一面。这让他们犯错时有纠正和挽回的空间,更是凸显出民主时代下人人平等的一面(即使是政治人物也和一般民众无异)。
部分民众盲目维护
马来西亚至今仍然热衷于过时的政治行销手法。不论执政党或在野势力,不论马华或行动党,仍然沉迷于造神,甚至许多人仍然接受造神运动。也因此,马华张盛闻不会为其“承认统考只剩一里路”的言论破产而道歉,行动党林冠英也不会为水灾相关问题而道歉。更古怪的是,当神的形象破灭时,一些人不接受自己的神是人而盲目维护;又或者因破灭而把神当作魔,不把他当人看。
所以,我们民众的智慧是否进入民主时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