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马来巨星丹斯里P南利在其中一部喜剧,有一幕是在华人餐厅点饮料,虽然说当时P南利电影是邵氏电影制作,多少穿插华人元素,但也显示了早期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宗教作祟,“清真不清真”不是课题,各族是共存共荣,当时的穆斯林也不忌讳走入华人咖啡店。
由于政教不分的政策不断膨胀,马来西亚社会开始渐渐走向“伊斯兰化”,“清真”已经被滥用,被炒作,甚至泛化。因清真而挑起的课题不断上演,困扰著我们,也影响了我们的日常作息。
麦当劳禁止顾客携带非清真蛋糕,引起哗然。麦当劳顿成众矢之的,不得不道歉,但是令人百思不解的是,麦记是道歉但并没有撤回相关禁令,因此,从网络讨伐升级至抵制运动,为麦记带来不小的冲击,更有网友特地拍下“门可罗雀”的照片,调侃麦记一番。
这个课题,我们可以站在很多角度去商议。对于一家拥有清真认证的快餐店来说,禁止客户携带没有清真证明的蛋糕,是有其道理的。但是,争议在于麦记有没有站在广大消费群的立场和感受去决定这个抉策?过于仓促的决定,以及不恰当的用词,必然引起反弹。
一般餐厅或食肆为了给客户方便,即便不允许外带食物,也会允许客户自带生日蛋糕庆生。蛋糕是不是“清真”,有很多灰色地带。难不成会有猪肉做成的蛋糕?无可否认,有些蛋糕拥有酒精成份。再说,许多蛋糕店没有清真认证,要顾客出示清真证明,这也是一种刁难。当然,清真食品不只是没猪肉,没酒精那么简单,其要求确实很高。从原料,制作过程到所用器械,都有严格的规范。
公关灾难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麦记是在伊斯兰发展局(JAKIM)的指示或施压下,张贴相关通告。作为马来西亚受欢迎的快餐店,必然会被当局紧密审视。除了确保店家严格遵守清真条规,竟也衍生到客户的自带蛋糕。
一般饮食业要申请清真认证,需要经过该局严格的审核,多番的确认,及必须遵守繁文缛节,方能取得认证,之后该局还会常常突击检查,严厉对付稍有不遵从相关条规的店家。大部分咖啡厅或餐厅,都没申请清真认证,就在店前注明“无猪肉”(nopork),这也是之前被伊斯兰发展局挑起的课题之一。
店家有权阻止客户自带外来食物,这本来没争议。但是,麦记的禁令确实没必要凸显“非清真”,就如一般餐厅,禁止客户自带食物不就行了吗?这样就不会被标签种族主义,也可以避免这么一场公关灾难。
网民的抵制运动,算是给予麦记一个教训,但适可而止就好,免得被有心的政客炒作,变成另一个种族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