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中国汽车快速智能化,新能源汽车驾驶舱的科技感也越来越强。近年来,中国众多科技企业以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加入汽车“朋友圈”,参与到汽车迈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产业变革中。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之一。
汽车本身的智能化一般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服务三大部分。这几年,中国车企纷纷发力智能座舱,智能座舱发展前景广阔。智能座舱通过图像、语音、触控、手势等交互方式提高驾驶操控体验和乘车娱乐性,是人车交互的第一入口,发展迅速。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统计显示,2023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共更新284项功能,其中智能座舱升级占比超过80%,包括屏幕交互、语音控制等。
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智能座舱开发难度低,用户感知度高,使之成为中国车企智能化竞争焦点。目前,中国智能座舱的一些关键技术装备率很高。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新车安装语音控制的比例达77.9%,包括语音控制天窗、玻璃窗、空调等;空中下载(OTA)在线升级技术的装备率达52.2%;导航路况的信息显示技术装备占比是65.7%;远程启动技术(车主远程打开车、控制冷暖气等操作的技术)装备率为48.8%;疲劳驾驶提醒的装备率占比30%;数码钥匙技术占比22%。
从消费端来看,中国汽车的智能化竞速赛在加速重塑人们对汽车的认知度与消费观。调查报告《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显示,中国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考虑因素中,2022年有60%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智能化程度高”的车型,这一占比在2019年为44%。
从政策层面来说,2022年以来,中国出台多项关于汽车智能化的重点政策,旨在推动智能汽车在多场景中的落地计划。总体而言,政策端对汽车智能化趋势的推动作用凸显。
主要供应商
中国智能座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汽车座舱内,大尺寸中控液晶屏替代传统中控,成为市场新宠。之后,一些车型新增中控屏与仪表盘一体化设计、HUD抬头显示(HUD)、流媒体后视镜等,人机交互方式愈加多样化,智能化程度明显提升。
目前,智能座舱主要由硬件(仪表盘、中控导航、HUD、流媒体后视镜、智能空调控制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虚拟层、中间件、应用软件)、人机交互(语音识别、人脸识别、触摸识别、手势识别、虹膜识别、生物识别)三大部分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在智能座舱领域中,德赛西威、东软睿驰、延锋伟世通、佛吉亚、哈曼占等企业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主要供应商。
值得一提的是,在座舱域控领域,中国HUD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张。HUD是利用光学反射的原理将导航、车速、油压、胎压、蓝牙电话等系统信息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的设备。
根据中国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2年,中国的HUD装配率一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22年1-9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搭载W/AR HUD97.9万辆,同比增长32.5%。同时,中国HUD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从2017年的1.12%增加至2022年末的8.19%,并且逐渐向低价格带区间渗透。
从市场份额情况来看,早期HUD主要搭载在海外豪华车型上。2020年开始,大量自主、合资品牌中高端车型开始装配HUD,中国供应商市场占比也迅速提升。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随著汽车行业从“以车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发展,用户选择从重视性能向重视体验变化,智能座舱和服务越来越重要。
业内人士也认为,未来的造车关键点正逐渐从驾驶体验向出行体验转变,智能座舱或将成汽车智能化趋势下最先迎来的快速发展方向之一。未来几年内,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增速将高于全球,有望为中国的汽车软件厂商带来更大的机遇。
全球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计,从全球市场来看,2021年全球汽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达294亿美元/1341亿令吉,预计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413亿美元/1884亿令吉。从中国市场来看,2021年中国汽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达108亿美元/492亿令吉,预计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168亿美元/766亿令吉。
此外,业内人士预计,随著高级别自动驾驶逐步应用,芯片和算法等性能逐步增加,座舱产品将进一步升级,一芯多屏、多屏互融、立体式虚拟呈现等技术会更加普及。
最近人工智能技术又有大的飞跃,ChatGPT、文心一言等都是一个标志。这对整个汽车行业都会有很大的冲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近日就表示,汽车行业会走向AI大模型时代,整个生态、技术、商业模式、产业链会有大幅度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