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身处在一个热衷于重新定义的时代。生活上约定俗成的认知与事物开始重新被切割、组合、或包装,然后以一个全新的面貌(概念),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这无关对错,受则喜,不受则一“刷”而过便是。
不久前在报章上看到有关“摄影禅”的报导。内容是一位爱好摄影的出家人,提出通过相机镜头修禅的方法。这真是让人头壳发热的好主意。把玄奥的禅修和贴近生活的摄影相结合,光想像就觉得非常清新和吸引人。
我也因此很受启发,觉得举凡有益身心的兴趣跟禅修配对时都不会有一丝相悖,如“文学禅”、“茶禅”、“墨禅”、“音乐禅”等等,就连“电影禅”似乎也都说得过去了。
可再往下读才发现,原来提倡“摄影禅”是因为摄影和禅修都是在“观察生活”。如此说来,前面的种种兴趣禅都不能被称为禅修了。这以后,我在网上发现了“生活禅”。大意是强调信仰不应是生活以外的事情,反而劝导禅修者应从自己日常生活中印证和参悟禅理。
乍听之下,很容易被这个全新的概念吓唬到或是感到惊艳。不过,往深一想时,却发现这其实不就是华夏民族五千年的生活智慧?
中华民族依循日出而耕、日落而息,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法则生衍。而历练随年岁增长,待得受尽时间之流的淬洗,便悟出了一些生命的道理,以及待人处事圆融的法则。这些人生智慧,正正也是一种信仰,虽来自衣食住行的庶民生活,却与某些形而上的宗教教义相通相融。
法生万物,万物存法,这就是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