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有心人的安排,让我坐在贵宾席很享受地观赏著名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在吉隆坡国家文化宫的最后一晚演出。
中国云南彝、藏、佤、哈尼等10多个民族原始、粗犷、充满绚丽色彩的生活因了《云南映像》而生动地展示在舞台上。奔放的肢体动作、抽像的画面构成、空灵悦耳的音乐、清亮具有穿透力的山歌,将人类对于心灵回归、生命激情、灵魂升腾的情感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云南映像》并不是突发的横空出世,而是对民族魂、民族根的继承。
全剧共有“混沌初开”、“太阳”、“土地”、“家园”、“火祭”、“朝圣”、“雀之灵”7场歌舞,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热爱。舞蹈编排将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整合重构,用新锐的艺术构思表现少数民族的勤劳、朴素。肢体语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
序幕在60面大鼓的敲击声中拉开,即使是女子擂鼓的时候,也让人感受到来自红土地蓬勃的生命力!
《花腰歌舞》(石屏县花腰彝)
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在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海菜腔”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像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
《女儿国》(新平县花腰傣)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冷风吹著老人的头么,女人拿脊背去门缝上抵著;刺棵戳著娃娃的脚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著。有个女人在著么,老老小小就在拢一堆了;有个女人在著么,山倒下来男人就扛起了。苦荞不苦么吃得呢,槟榔不苦么嚼得呢,女人不苦么咋个得?女人不去吃苦么,日子过不甜呢。
天上不有(个)女人在著么,天就不会亮了;地下不有(个)女人在著么,地就不长草了;男人不有(个)女人陪著么,男人就要生病了;山里不有(个)女人在著么,山里就不会有人了”……杨丽萍用云南方言缓缓地吟诵出高原女人的一曲悲歌,她的呢喃似乎不像在唱歌,更像是一种催眠。
《朝圣》
朝拜神山是信仰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对自然崇拜的体现,朝圣者跋涉在山路上,转经筒始终陪伴著他们,他们一次次用身体丈量著道路,一次次地亲吻著大地。尽管风吹日晒,尽管雨雪交加,他们心中却燃烧著熊熊大火,最后,他们走向神山,走向理想的天国。
《藏族舞》
大量的选用了藏文化的许多舞蹈元素去表现人性之美。服饰以藏族地区的袍服为主,肥大、宽敞,以黑、红、黄三个基调为主,白天脱去一袖或二袖,束于腰间,以适应“作息一袭衣”的气候特点。农村妇女多穿一件色彩艳丽的内衫,外罩宽大坎肩,歌舞时舞动双袖,飘洒多姿。藏族人常佩戴护身符盒,戴镶珊瑚、宝石的戒指,这样可以吉祥如意。
《雀之灵》
傣族把象征爱情的孔雀叫太阳鸟,孔雀就是他们崇拜的图腾。经典之作,纯白华美的裙子,随著时急时缓的音乐张合、旋转、飞腾,如一只艳冠天下的孔雀。
孔雀舞的特点,在变化万千的动作过程中,膝部始终是带韧性的起伏,但这种起伏又不是机械的平均起伏,而是随著内在和外在的感情变化而变化的。如主力腿立直时稍快,而下蹲时期稍慢;在膝部稍直和半蹲的起伏中是带韧性的。这样,使孔雀舞显得非常优美内在。
孔雀舞的特点还通过手臂手腕、手指柔软刚韧的运用而表现出来,上述3个部位的动作柔软而不松软,具有刚韧的内在力量。手上每个舞姿的变化柔软而刚韧。这样的动作韵律,把孔雀温顺、善良、稳重的性格表现得十分完美,并描绘出孔雀的活泼、伶俐、美丽。
总之,《云南映像》的表演让人叹为观止!
诚然,这次演出已大大促进马中两国人民在文化艺术的交流、认知与情谊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