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40分钟的一堂课,学生能在这40分钟里获益多少,还是教师教完了就算了事,钟响后就走?具体地说,引人思索的只有一句话:课堂素质教学管理是否已得心应手?
教书分明是一场买卖。学生用时间去购买渴望的学问,老师是推销员,靠一套伶牙俐齿,以40分钟为限把一种叫学问的产品售卖。
而质量型的校长则不担心囤货售完不完的问题,叫他绝对不妥协的是,双方在这40分钟的交易里所付出和所获得的是不是物有所值?
在正视这一理念的当儿,也造就了质量型校长任劳任怨每日逐班巡视,走动和入课堂听课的作风。课检,由校长来执行是最合适不过。这是一种坚持,也是一项不易执行的任务。部分老师并不太喜欢他人入班监督他们授课,都是面子问题,自尊心问题,相互信任的问题。但是,校长下岗深入课堂里督察上课的实际情况是绝对必要的。以学生在课室里获益的程度上作为底线,评价老师的教学方法为次,校长的殷勤走动肯定能时时刻刻让学习保温,氛围持续在认真的意识和警惕的状态。借此各方皆丝毫不敢大意和怠惰地学习和授课。
注重质量教学的校长每天都得花最少两个小时逐班深入课堂里听课。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体验老师的课室管理及教学气氛,这本应是一位称职校长应尽的职责。校长在深入课室听教的同时,可随身携带印章和钢笔,随机选出学生作业簿当场检查或指正。在执行课检时如能一教鞭在手,即使鞭不挥也可给学生带来警惕作用;这同时也可令一些较顽皮的学生次序有加地安静下来听课。这无疑地就减轻老师在授课时的负担。
教师的声量、语音用词、教具使用、时间的运作与分配、衣著、站立位置的分布、黑板使用、辅助练习分派、小组活动安排、发问技巧、内容掌握程度、讲解的创意性、例子的逻辑性、激励奖赏方法等,列项均可择一作专业性考量及详细审批。校长入课堂听课的用意须以改进及提高在课室内教学素质为原则,促成高质量学习态度为标准,当老师一明白了其用意后,便自然而然可消除心头的压力,并对校长入课堂听课有更正面接受的态度。
当然,一名校长在未进入课堂听课之前必须在课室经营上、讲课技巧、师生沟通等各方面的知识有著充分的掌握程度。校长本身应是学科的行家,老师如何策划教课,将栽培出哪一类型的学生,校长应已了如指掌。校长必须不断学习,努力充实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这样在下课后与接受课检老师的互动指导时,才能言中有物,具说服力,并能取得较积极的效果。校长若没率先领导执行课检,光授权副校长或学科主任进行课检的话,无异于隔靴搔痒,盲人摸象。
每一趟的课检,校长都应有个完整的记录存档。在记录存档里要详尽地记载教课的内容和成果,得与缺,必要时可在教务会议上提出分享,激励全体教员。优秀的教学则可录制成特辑光碟,保存在图书馆,这不但可供年轻新教师的观摩与参考,更可丰富学校的藏书和资讯保藏。课检所得,在一定期限内累积下来,加以总结分析后,则可整理成学校自己的一套倾于更完善的新教学替代方案,巩固未来政策,改善学习风气,提高效绩。
如何充分发挥使用那仅仅40分钟的一节课对一位著重质量与素质教学的校长而言,意义重大。老师课堂里每一秒的付出在学习效益上都应有所回收,老师每一项教课方法的安排也相应地要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教育性的启发作用,教有所学。质量型的校长擅长在那40分钟里下功夫,一分一秒都不得大意使用。此类型的校长会把课检当成是他日常作息,一旦已习以为常,老师们也不当课检是负担和一股无形的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