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大学上学时,班上中国同学对我来自马来西亚感到十分好奇。这是因为他们基本上对这个地方的认识是(其实谈不上有所认识):他们大多都听过这个世界上有个地方的名字为“马来西亚”,但也仅仅那样而已。
或许我所认识的中国同学对国际地理或世界大局认识比较粗浅,以致马来西亚这个地方以及其相关的人事物对他们而言是如此的“默默无闻”。这在我所认识的中国人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稀奇的现象。不过,大多有留意或对乐坛有兴趣的朋友还是(正确地)知道歌手“梁静茹是马来西亚人”(梁静茹在中国的知名度很高)。
当时,我已听到有中国乐迷“误以为”梁静茹是中国或者台湾人,但我觉得这现象并不奇怪。因为对这个现代世界而言,除了中国(包括台湾)以外还有人(如梁静茹)还可以说(唱)得这么流利的华语这个现象本身,是“稀奇(怪)”的。同样的,我这个口操流利中文的黄皮肤竟然不是出生、生长在中国,也是“稀奇”的。所以,那些“误以为”主要是因为人们欠缺足够的认识导致:对世界上那些“稀奇”、“少数”的地方(如马来西亚)欠缺认识,不理解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完整的华文教育环境体系存在于世界的某个角落。(话说,每个人的认识总是有缺陷的,不可能事事皆知。)
群体认同感
我尝试换个角度来思考这问题,某某某是什么“国籍的人”是否重要?是什么样的冲动和情感,会让人们会对一位除了出生地相同之外其他方面跟自己毫无干系的人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凭“什么(原因)”因为李宗伟,我你他有了“共同”的荣耀?
或许,当大家出生、成长于一片“土地”(不论该土地是否属于同个政治共同体)上时,大家有了共同的记忆与生活空间,这些共同属性造成了人们积极的群体认同感,推进了彼此的心理投射,因此光荣与自豪在这些有著共同认识或想像的人群中成了必然存在的使命、责任、义务与感情连结。于是乎,这些人们就会因为这片土地而团结、奋斗,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相爱、互助、支持、打气。
然而,少有人去怀疑,给予这片土地上的其他人鼓励为什么就是“必然”的,而没“必要”为另一片“土地”上的人给予鼓励甚至关心。少有人去问,曾几何时这片土地与政治意义上的“国界”成了“同义”。
人们把自身的视野和认识局限于长久习惯、自以为熟悉的那片“土地”上,把在生活著的那片“土地”上所遇到的不满压抑在心底,把希望和满足感的争取寄望到那些(自以为)可以代表自己身份、与自己有著“共同属性”的少数精英身上,通过他们的“胜利”来升华自己在那片土地上的存在,短暂地抚平自己在那片土地上所受的委屈,荣耀化自己的身份属性,合理化、情感化自己与该土地的关系与记忆。
为何“爱国”?
为什么有的人是这个国籍的,有的人不是?如果是自愿的(例如移民),就无需去八卦评论其他人的私人意愿(如娱乐新闻)。然而,有的人自出生就“理所当然”是某个国籍的,问题是,在这个“理所当然”里边的逻辑、道理或原因是什么?政治权力与土地疆域之间的关系、历史是什么?
历史不是过去式,历史是当下的前身,当下则是历史的延续。人们能够从历史中回顾过去,吸取教训,为现在奋斗,为更好的未来奠下基础。反思一个人成为某“国”之人的历史,就会问及,那个“国家”是如何对待那些出生在属于它土地上的人们的?(本文中“土地”指的是Country,意指:某地方范围内的所有地与人的总和;“国家”指的是Nation,意指:某片土地上的政治组织、统治制度与治理机构,如三权机构(行政司法立法)。两者意思不同,然我觉得许多时候“Nation”意思已被滥用或误用,往往与Country之意混淆,这里边问题或许与翻译有关。)
当一个国家的存在是保障其人民的权利与生活环境的,人民自然就会“爱国”,否则情感上的失望、人才上的外流等“不爱国”等现象的发生,是顺其自然、合情合理的。他们或许热爱著他个人有著强烈感情和记忆痕迹的那片土地,甚至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然而却同时对那个国家、政府或政权失望、厌恶之极!
简而言之,别人哪个国籍是他个人的事,关乎个人的选择、经济生活环境考量等个人因素,但一个国家与其子民、公民、庶民、愚民或奴民的关系是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该国家所处的那片土地上的人们,都需要了解、反思和思考的重要、切身的问题。“沉醉”于讨论“他谁谁是某国(籍)”的情感喧哗,只是助长了盲目且情绪化“爱国”(什么国?为何爱?)氛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