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演的铜锣敲响第一声,筹款运动启动了!台上的董事长振臂高呼,声嘶力竭的喊道:“为了我们下一代的教育事业,请大家出钱出力,一定要把新教室建立起来,让孩子们有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像这样的动人场面,从年头到年尾,从马六甲海峡到南中国海边,从华人稀少的小新村到人烟稠密的大都会,年复一年的重现,半世纪过去了,当年发起筹款运动的华教人士,现今都已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但华教的筹款运动仍然方兴未艾,看不到尽头。难道我们忍心把这副沉重的担子,交给下一代吗?我们扪心自问对得起孩子吗?
义演、义卖、筹款运动名字听起充满豪情,谁不说为华教出钱出力是义之所在,回首冷静思考时,这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呛,华教无时无刻不向社会乞钱,求钱;放眼进步发达的国家,办教育是国家的责任,在正常的制度下,学校的硬体建设是按照个别的发展需要,有计划地分阶段进行,这是国民教育应尽的义务。为什么我们会落到这种地步,是谁造成的过错呢?
为了找钱筹款,我们早已把原则抛到九霄云外,只要听到给华教弄点钱吧,大家都及不待的打开怀抱来迎接,喝酒的、赌博的、不管钱来得干净不干净,都是来者无拒。万一有一天,社会唱起反调,所的义演、义卖嘎然停止,华教还能活下去吗?
“若要华教永续发展,必须要找到活水源头”。制度是华教生存的活水源头,离开制度化的拨款,华教就像失去水份的花朵,不管你多么关心它,呵护它,当它的水份蒸发掉时,迟早要面对枯萎和灭亡。
制度是由人来制定的,也是由人去改变它;在民主社会里,只有澈底改变宿命的论调,才能摆脱华教乞钱的命运,更勿要期望别人的施舍。50年过去了,现在只争朝夕,只有勇于跨前一步,才有望把梦想化为现实,让华教“活”得有尊严,这是全体华人的共同理想。
作者:方妙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