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1年的国家文化政策开始,我国官方的文化政策就以马来人及伊斯兰文化为基础,以塑造一套属于马来西亚的文化政策,然而在这个框架下,所有非马来文化和非伊斯兰文化的多元文化元素都被排除在国家文化政策之外,也引起后来数十年的国家文化政策的争论。
尽管在1990年代时任首相敦马哈迪以马来西亚民族(Bangsa Malaysia)取代1971年的国家文化政策,但以马来土著文化为基础,伊斯兰文化为重要元素的国家文化政策早已根深柢固的在很多人的心中,造成了支持者和反对者两种不同的焦虑,而最近肉骨茶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争议,追根究底也是半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争论的最新一波争吵而已。
对马来文化和伊斯兰元素的支持者而言,我国独尊马来和伊斯兰文化是一个既定与不容改变的事实,这两个基本文化框架是国家文化最后的底线,但凡与这两个条件相悖的文化元素都不该属于我国国家文化的范畴,在这个基础上肉骨茶作为知名的猪肉料理,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会被有心人炒作,如果大家熟悉过去这类政客的操作方式,对于这个争议的出现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相对于支持传统国家文化政策论述,华社普遍对于独尊马来文化和伊斯兰元素的这种做法并不认同,这也是过去半世纪以来华社极力推动各种华裔文化互动的基础,从全国华团一起举办的全国华人文化节,到节令鼓的创立、高桩舞狮的发展,各类传统节日的庆祝、传统文化的保存都是很好的例子。
对华社来所,这是一个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度,即使主要群体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人,但华人、印度人和原住民也是这片土地既定存在的事实,过去数百年的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下,彼此之间的生活文化有很多重叠与相融的地方,国家文化的诠释权不应该被特定群体与意识形态所垄断,应该要真正做到接受多元共存才正确。
以目前国盟的政治操作和伊斯兰党意识形态的高涨下,国家文化政策的争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是会继续发生,该如何消弭相关的争议是我们所有支持多元文化论述的公民该思考的问题。
华人与这篇土地的关系,中华文化在这个国度的价值与意义就是最好的切入点,唯有从新反思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才能够探索出新的文化论述,从中去扭转根深蒂固的单元文化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