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种自然规律。
我们可以把人的一生分为“成长学习”、“生活奉献”、“安老准备”三个阶段,直到生命终了。而且,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和面对的。然而,面对这个生命中不可逆转的现实,每一个人的心态都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第三阶段的“安老准备”,有者战战兢兢,有者惊心胆跳,有者则处之泰然。之所以有这些差异,全都取决于他们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
徐志摩在写给梁启超的一封书信中有提到一句经典名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其意思是:对身边人、事、物(包括生命)而言,我若得到了,那是幸运;但若失去了也没有什么关系,都些都是命中注定的。我们不该把得失看得过于重要:得到固然好,而失去了也毋需耿耿于怀。他在34岁时因飞机失事而离世,正好印证了自己所说的“失之我命”,此乃老天的安排,这是他也没有办法掌控之事。
老子思想继承人,后人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的庄子,有一句话说得极好:“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说的是天地是与我共存的,而宇宙万物则是与我是一体的。庄子认为,凡事应该化自然于无为之中,而人本就应该顺应天命,毋需刻意去追求心中所产生的不实欲望,而破坏了身处自然的道理。
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到学习的阶段,只要好好尽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努力认真学习为人处世的责任,这就已经做到了如上所述的“成长学习”。完成学习踏入社会工作,尽自己该尽的成家立业之责任,好好把工作、事业及家庭生活搞好,甚至对社会族群有一定的贡献,这就可以做到“生活奉献”的人生第二阶段要求,对自己是问心无愧的了。
到了最后的“安老准备”阶段,我们只要回头望望,前面两个阶段都没有浪费时间与奉献机会,踏踏实实的积极过著每一天每一分钟,有此内心正确认知,日子就不会过得恐慌,而是以心情平稳、无畏无惧的态度去面对最后阶段的每一天。如果可以的话,生活中若能积极的奉献,进一步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样就能为自己的生命意义加码,不为自己留下任何遗憾。
这,就是人生意义中的完美和幸福之最佳诠释。
我们唯一希望的是,可以把自己的健康照顾得好,到了晚年不必活得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各种病痛导致生不如死,得以带著安乐的心情,完成人生最后阶段的一口呼吸。我有一位老同学十分重视自己生活上的保健,每天都作适当的简单运动、拉筋、盘坐,严格的照顾饮食。问他为何?他说:人要活得健康,就是为了要追求“好死”二字。我想,诅咒他人“不得好死”,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吧。
虽说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路,但生、老、死而没病,确实有可能是在我们可以掌控能力范围之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