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经济:第二曲线的77个思维模式》于2018年由远见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作者是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专任教授,卢希鹏。“随经济”Ubiquinomics 是卢希鹏教授创造的一个新观念,用来说明随处科技 (Ubiquitous Technology)下,产生的新商业文明。随著手机、物联网、O2O、社交媒体、智慧城市、FinTech、全渠道等相关工具成为我们生活随处可见和离不开的工具,我们进入了随经济时代。
今天,无论是因为工作或者社交,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挂在网上;科技让一切都要求更快、更方便,问题不只是要被解决,而是要不费力气就被解决。举例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寻引擎找到最便宜的旅游配套;用最好的价格购买一套家庭音响系统,而且要免运费。
非常吊诡的是,获得了更多时间和便利的我们,却突然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不愿意花60分钟听完一场专家演讲,所以发展了18分钟的TEdx Talk,但是在YouTube或者脸书我们只愿意看少过两分钟半的视频,在抖音上的短视频也只有15秒才能更好的推波。在随经济时代,时间变成了最重要的资源。
随经济时代的三个重要秘密:弱连接、时间和时间成本。
弱连接
在工业化时代,我们靠的是强连接,就是我们熟悉的、用长时间建立起来的一些伙伴关系,包括我们的供应商、分销商、物流商和顾客。但是来到了随经济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际网路科技和大数据,快速建立很多的弱连接。
我们可以通过脸书、LinkedIn或其他科技认识来自南美洲秘鲁或厄瓜多尔的供应商,然后把他们的藜麦(Quinoa)卖给我们没有见过面,在欧洲的顾客。我们可以相信这些弱连接,因为在淘宝或者亚马逊上面,这些人的信用程度和交易历史资料都是透明的;我们也通过其他人的审核及评价,让我们敢于向陌生的厂商购买软体服务。
我们通过人工智慧,扫瞄顾客在我们的网页、脸书或者交易记录里留下的痕迹;这些沉淀的数据是我们在随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在数据为王的时代,我们是在考验企业应用这些沉淀数据的能力。我们用数据来创造新的服务或者更好的服务或产品;这些创新甚至颠覆了很多我们原有的行业、工作和营运模式。
时间
过去在企业竞争,我们都以为品质、服务和体验是企业成功的最重要要素;我们努力寻找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在随经济时代,时间变了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利用时间和弱连接来颠覆和解构很多传统行业。
Airbnb颠覆了传统的度假酒店,Uber和Grab解构了整个出租车行业。最可怕的是这些公司竟然比传统的度假酒店业者和出租车公司拥有更强的能力,抵住这一次新冠疫情的冲击,因为他们形成了我们所谓的轻资产的经营模式。
Nelflix的订阅模式让很多传统行业也在陆续思考要怎样整合这些新的经营模式来颠覆传统行业。今天的零售业巨头是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集团,他们结合这些新科技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新零售浪潮。
当问题被快速解决,价值链就必须逆著来,于是就进入了C2B逆商业时代。
好东西要越买越便宜
过去我们都认为好东西一定要卖得更贵。在随经济中,越好的东西要卖得越便宜。在手机上一个APP如果卖一千元,只有一万人下载,但是当卖到30元,就可能就可以卖出100万套。所以在随经济时代,在互联网上,经济的主体不是出得起一千块的VVIP,而是愿意出30元的长尾与个人。
要服务长尾,就要用科技,并且把最好的数位服务卖到最便宜,这就是C2B逆商业时代的力量。
过去我们的产品都是设计师在研究室里面设计出来的。但是未来,产品会由客户来参与设计,我们可以通过客户在网路上所沉淀的数据,利用人工智慧来让顾客告诉我们,他们的需求和设计更好的商品与服务。类似的破坏性创新,Spotify和 Netflix就是这样的典型。
《随经济》一书也提出了,随经济时代,除了随科技,也产生了随社会、随商业、随组织和随价值,这五大新的现象,就不在这里赘述。
为什么第二曲线很重要
第二曲线其实在1980年代就开始被提出,它最重要的论述就是:当企业的第一成长曲线最赚钱的时候,它必须把赚到的钱投资在建立第二曲线。
举例来说:当阿里集团的淘宝和天猫在最赚钱的时候,马云在2016年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就是要整合线上的业务到线下,利用物联网科技、大数据、AI和虚拟科技,让线上线下完全打通,这就是O2O的开始。亚马逊也是在同样的时刻,开始并购了线下的的WholeFood和AmazonGo无人商店;新零售风潮席卷了全球。
总结:演绎未来,自己打败自己
步入后疫情时代,我们已经提早进入了随经济时代的第二曲线。这时候,企业经营者必须开始去演绎或者想像未来的经营环境和挑战。经营者必须用后天的思维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回应明天。企业可以参考过去成功的轨迹,但是那毕竟是第一曲线的思维,没有办法演绎未来。最重要的一个颠覆式思维模式就是:企业必须要思考,如何自己打败自己?因为你不那么做,就要做好准备被后来者打败自己。
《随经济》书中所提出的77个思维模式都非常的具有颠覆性,他的基本假设就是:当所有人都那么认为,我不那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