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殖民时期,由于英殖民政府著眼于经济资源的取得,不愿投入太多人力去治理马来半岛,采取分而治之策略,赋予各族群半自治的权力,因而才有所谓的华人甲必丹制度去实践以华制华的政策。
华人社群因此拥有集群结社的自由,造就了许多方言群组织和血缘性组织,华人社会得以创建本身的宗教场所、坟山,以及教育等机构。因而有华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庙宇、坟山和学校等社会组织,华人的传统文化才得以持续性的传承。在华团组织的领导下,各地方的华社因而能够凝聚同乡力量齐心为族群发展做出贡献。
独立后,华社大部份的社会职能为政府所取代,其中办教育职能收归政府所有。在政治操弄下,拒绝改制的华文中学变成了华文独中。因为华人社会强大的凝聚力,地方华社成为支撑独中这个华教堡垒的中坚力量。
自1962年政府全面停止对不接受改制的独立中学提供津贴以来,在这一甲子时间里几乎所有独中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募款运动。透过捐款活动,提升了地方华社对当地独中发展的参与度,也因此强化了对华社得民族教育的认同感。
英殖民时期,一些地方的树胶商发动“树胶捐”来做为华文小学的办学经费,在日常每笔树胶的交易金额中按比率资助当地华小,交易额愈大,捐出的额度就愈大。树胶的产业链成为独立前支撑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经费来源。
目前国内的独中,不妨设法与华社的产业链谋求更具前瞻性的合作计划。虽然独中生到海内外的升学管道通畅无阻,但是,对于不愿到大学接受本科教育者,应可转向技职教育习得一技之长。全国华商的不同行业组织应整合产业链的力量,选择和独中合作开办技职教育。
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则需与当地的产业环境结合,让学生可贴近实务提升学习效果。在资助独中发展的同时也为本身所属产业链培育人才。举例而言在巴生地区物流业,在麻坡地区则适合推展与家具业有相关的课程。
如果在申办技职教育无法突破教育部的防线,可退而其次,把合作关系延伸到中国和台湾的技职专科学校。对于技术人才的培训策略,可将过去单向的模式,改为双向的合作方案。以家具业为例,家具公会可与技职学校制定系统性培训课程,那些是基本学科,那些是专门技术课程均可按需求量身丁做。
将地方产业链和独中教育的发展做整合,有助于能够深化华商和华校的合作关系。把过去私人界对独中的无偿捐赠,进阶到产业和教育互惠互利的新模式。
尤其在大学本科毕业生数量趋近泛滥之即,技职人才的培育更符合工商界的需求。当然,华商组织可针对性的与在地独中合作,每年提供奖学金予以准备升学的毕业生进行申请,那些完成学业者就能直接进入工厂服务。不仅减轻一些经济拮据的家庭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负担, 为华商对培育特定领域人才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毕业生就业的问题。
长远来看,华商组织、华教机构,以及华团组织整合资源办学,如果格局和眼光够宽大,还可催化成民族复兴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