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常听到的一则故事是这样的:在我们面前摆著的半杯水,我们可以说它是“半杯空”,也可以说是“半杯满”。这两个极端、无法用常理定夺对与错。它反映出一个人对事情的看法之消极抑或积极。
有与无,是一种相反与相成的概念。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里有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意思是说,反复的运动与变化,是道的运作。而道的作用看似柔弱但却实际。天下万物的产生,源自于看得见的有形质,而有形物质却是产生于看不见的无形物质。简单地说,有形物质须建立在“有”的基础,就像雕刻师须在“有”形的物体上才能雕出作品来。而“有”则从“无”演变出来,就像画家从空白的纸张,创造出自己的精彩作品一样。
我们总是习惯把幸福定义为“有”,如有钱、有房、有田、有车云云。殊不知真正的幸福,却是从“无”中所得到的,如无忧、无虑、无病、无痛等等。深入探讨,我们不难发觉,上面所说的“有”,实际上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无”,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布袋和尚有一首著名七言诗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它说的是插秧的时候,农夫弯腰低头时,他同样能在水面上见到倒映的天空;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用这种方式农夫才能把秧田全部插好,其退步实际就是前进。为人处世气势高昂或态度谦恭,咄咄逼近还是礼遇退让,布袋和尚的开示,再清楚不过了。
高,乃建立在低的基础上;贵,则建立在相对的“贱”上;静之为动,弱之为强;如此反复,就成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硬道理了。塞外养马之老翁,丢失的马回来时却带回小马来;儿子上了小马试骑却摔断了腿;结果因断了腿却免被征去上战场。如此反复,有与无就在交替之中产生了。这就是我们人生里,发生了许多事情后的真正解答。我们遇到问题时,一定要保持乐观面对、勇敢力争上游。任何事情,都会有其另外的一面。歹,有可能就是好的前身。若认为半杯水是半杯少,就会感觉不满足;若认为半杯水是半杯满,心底就会庆幸是难得的多,进而乐观待之。新冠疫情让我们痛苦难熬,或是一种排毒效应,让我们重新找回正确生活态度与方向。
无中生有,或有而变无,是祸是福,全由你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