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随著年龄增长,这种感触就会越深刻,我们总不能奢望可以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
然而,在政坛上却流传著一句截然相反的名言,政治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大马政坛,尤其是在喜来登行动中,就让所有沦为陪衬观众的国民更清楚地了解这个政治现实。
将时间拨回第14届大选前,敦马与曾经势同水火的安华、林氏父子等人秉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观念冰释前嫌,结为盟友更共同在蓝眼的旗帜下竞选。这并非事后孔明,当时确实有不少声音质疑双方的这项合作。
只不过,如若没有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借助敦马当时在马来社会中的影响力这股东风,希盟想必也并未能如愿尝到执政的滋味。然而,历史总是相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敦马推波助澜之下,种族政治强势复辟,这让打著“新马来西亚”旗号的盟友们变得里外不是人。
携手重归权力中心
丢失政权之后,敦马依然不愿放手,仍旧想要以最高领导之态强势回归布城,这引起了希盟+内部陷入了另一波动荡。敦马发表了一番“土著社群不赞成多元政党”的言论,其背后意指何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在敦马不愿放手的情况下,曾经合作无间的公正党、行动党与诚信党之间似乎出现了裂痕。在未来首相人选一事上,不管谁出任首相,是敦马、安华,还是沙菲益,行动党与诚信党只要能够分配到官位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公正党却不一样,毕竟安华由始至终都是他们不二的相位人选,当初愿意让敦马出任“过渡首相”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无论如何,目前反对党联盟处于合则立,分则豫的处境,唯有凝聚力量携手合作才有机会再次回归权力中心,否则可能就会被逐一击破,若要东山再起,或许又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有鉴于此,安华日前分别与末沙布及林冠英会面,更在上传至社交媒体的照片中标注了“朋友依然是朋友”,力证彼此情谊不变。确实,经过多年来的联合苦心经营,希盟好不容易才壮大至能够与当初国阵抗衡的规模,若就此分崩离析,那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如今,希盟也在主席理事会议后,发文告表明坚持原有的立场,即支持公正党主席安华为希盟首相人选。如果三党领导人愿意坚定当初的信念,不让任何X因素破坏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那么在熬过这一关后,等待他们的或许是另一片更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