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党主席刘华才表态支持国盟政府,引起各界反应褒贬不一,其实这又有何见怪之处。曾经风光的一介执政党,到如今一席都不剩,在我国惯有的政治常态下确实难以生存,表态支持政府只能是目前的唯一出路,能否再显生机,多少都还得看选民是否要支持你。
民政党一向被视作“第二个马华”,虽然表面上是挂自由主义和多元族群身份,但自70年代经加入国阵,导致一批创党学者出走并改组后,实则一直扮演著以槟州作为大本营的华基政党。民政从槟州扩展到北马,在国阵内一直和马华角力,两党异议分子互换跳槽是家常便饭,明争暗斗皆为事实。民政党在1990年代扩充至半岛各州,却鲜少发生党乱,除了归于前期领导人的治党能力,或仅握有槟州之权之故,甘屈于国阵非主流身份地位,稳定发展。
所以多年来,历经伊党争权退出国阵、人民进步党迅速褪色,民政党仍可保全,实属奇迹。但好景不长的是,2008年大反风吹,该党在盘根的槟州全军覆没,是为一大痛;虽然期间东渡沙巴,吸收了沙巴进步党退党人士,再于2013年大选蝉联,随后也在安顺补选中获胜,共计2国2州。但2018年大选中,民政全盘皆输,该党决定脱离国阵,声称要做在野第三势力。
新角色十分到位
迄今,民政扮演的新角色十分到位,也重新俘获一些选民的认同,开始有些起色。虽然步伐缓慢和吃力,但也随著希盟执政偏差和国盟借种族政治并“后门”上台等,若借此化为一股反抗力量,努力耕耘下去,民政在来届大选或会有所斩获。这也就能理解为何,党内也出现反对声并要求刘华才下台,因为这批改革派拒绝拥护国盟政府,也呼吁拒收传闻将加入该党的投机分子。
但论现实而言,民政是否甘于继续屈当在野党,这是关键所在。民政党是否能咸鱼翻身,还得看多数华裔是否会否决国盟和希盟,让民政在华裔居多选区获胜。但无论现实怎么看,华社对希盟仍抱有同情和支持,尤其国盟夺权,已让执政失利的行动党如获至宝。民政一心要夺回的槟州,除非真发生更大的政治地震,否则比登天还难,至于其他州属更是乏力。
美其名保护人民利益,这是政党的美化术语,民政党论党产和人脉,虽说尚能存活,但要突破似乎也十分渺茫。也难怪刘华才一行领导蠢蠢欲动,盼时机成熟就改投阵营,但民政出此下策,是否就能时来运转?
国盟政府目前有待拓展,但内部分配已饱满,民政目前一席也没有,表态支持政府实也没差,但也等同于其第三势力是玩假,若是如此第三势力的经营模式已作废。民政所盼的是希盟退党人士中的独立议员,只要他们加入,民政就得以回锅执政,坐收渔利,这是如意算盘。但民政有脱离国阵的先例,是否会被国盟内的国阵成员党排斥,这是其次,若是遭排挤,谅谁也不会选择加入民政。
唯恐前功尽废
若民政决心要走后门,则会面对有史以来最大的党乱,至今看来党内有不少有志人士铁了心维持现状,考验民政党内当下的能耐。民政虽有以反对党胜选加入执政阵营的前例,但对比之下已呈两个极端,如今的民政一无所获,究竟能以什么姿态和角色重返执政舞台?
这不仅仅是政治赌局,而是民政党的生死一线牵,踏错一步唯恐前功尽废。正所谓凡事都有重头来过的可能,究竟要釜底抽薪,或扬汤止沸,胜算是多少,民政最好有心理准备。